介绍摘要

  • 中文学名
    绿豆芽
  • 拉丁学名
    Vignaradiata(L.)R.Wilczak
  • 别称
    豆芽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
    蔷薇亚目
  • 豆科
  • 亚科
    蝶形花亚科
  • 菜豆族
  • 豇豆属
  • 英文名
    MungBeansprouts
绿豆芽,即绿豆的芽,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泡后发出的嫩芽。食用部分主要是下胚轴。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七倍。所以绿豆芽的营养价值比绿豆更大。绿豆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滋阴壮阳,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还能降血脂和软化血管。

形态特征

培育豆芽菜应尽量选用当年生或隔年生、完全成熟的新鲜豆种,同时力求颗粒饱满、色泽鲜艳。

绿豆芽育前处理

促进种子发芽,通常采用“启动处理”和“浸种处理”。启动处理的方法是:经过预选后的豆粒,在送进育芽容器之前,一般先倒入60℃的热水中,浸泡1~2分钟,随后用冷水淘洗1~2次,目的是为了调整与豆粒种子发芽时有关的氧化酶系的活性,给休眠状态的种子以温度刺激,有助于豆粒发芽整齐一致。浸种处理的方法是:1千克绿豆或黄豆约需1千克水,豆粒浸种的最适合水温为20~23℃。冬天浸种时,一般用温水浸泡,夏天可以用冷水直接浸种,豆粒浸种时间一般约需8~12小时。

绿豆芽育芽温度

黄豆和绿豆的种子都属于喜温、耐热的蔬菜作物种子,其豆种发芽时的最低温度为10℃,最适宜温度为21~27℃,最高温度为28~30℃,不宜超过32℃,育芽中调节温度是采用浇水的办法,比如夏季气温过高,应用冷水普遍浇淋豆芽,但要注意浇透培育容器中心部分的芽菜,使它降低温度,冬天气温低,应用温水浇淋,以提高培育中的豆芽温度,同时要尽量减少冷空气的流通。家庭少量培育豆芽菜,冬天可将培育容器放在炉旁、灶头保温。

绿豆芽淋水催芽

育芽时的淋水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淋洒法,要求每次淋水时水量要多,同时应该将整个容器内的豆芽菜普遍淋透,务必使整个容器中各部分芽菜的热度调节均匀,直至流出来的水温与淋入时的水温一致为止。另一种是采用灌水法,将水灌满整个容器,并使水面高出豆芽表面2厘米左右,让容器内的豆芽普遍浸在水中,然后再把水全部放走或倒净。这样重复浇灌1~2次,直至容器中各部分的芽菜温度调节一致为止。
采收最适合在豆芽菜生长发育至胚茎充分伸长,而真叶将露或始露时为最佳,此时胚茎长约5~6厘米,根长约0.5~1.5厘米,豆瓣呈蛋黄色,胚茎显得乳白晶亮,始露的真叶呈乳黄色,不生侧根。此时,每千克绿豆可产7~8千克绿豆芽,每千克黄豆可产4~5千克黄豆芽。

技术问题

规模化生产后芽菜产业遇到了三大技术问题:①芽菜生产多采用淋水保温(20~25℃)发芽方式,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团状、窝状式烂菜或大面积烂根问题,严重影响芽菜品质与产量;②芽菜的保鲜期极短,常温下只有1~2 d,在低温冷藏条件下也只有3~5 d,严重制约了芽菜产能和销售半径,极大影响了企业效益;③有关芽菜的安全性问题频发。2000年,美国爆发了由沙门氏菌污染的绿豆芽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2011年,德国爆发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污染芽菜事件,近30人死亡。由于豆种含有天然内生菌,生产过程中进行保温淋水,生产周期长达4~7 d,芽菜本身也易受到机械性损伤导致汁液流出,这些条件都为微生物的生长及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

挑选指南

⒈ 市场上出售的无根豆芽多数是以激素和化肥催发的,无根豆芽是国家食品卫生管理部门明文禁止销售和食用的蔬菜之一
⒉ 正常的绿豆芽略呈黄色,不太粗,水分适中,无异味;不正常的颜色发白,豆粒发蓝,芽茎粗壮,水分较多,有化肥的味道。另外,购买绿豆芽时选5~6厘米长的为好。
3.如果绿豆芽光溜溜的不长胡须,那是因为过量尿素导致的,是有害的,不可食用。
有关与减肥:含水分多,食入人体后产生的热量少,不容易形成脂肪堆积皮下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适用量:每餐30克。

原形态

一年生直立或顶端微缠绕草本。高约60cm,被短褐色硬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9-12cm;小叶3,叶片阔卵形至菱状卵形,侧生小叶偏斜,长6-10cm,宽2.5-7.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楔形或截形,两面疏被长硬毛;托叶阔卵形,小托叶线形。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短于叶柄或近等长;苞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有长硬毛;花绿黄色;萼斜钟状,萼齿4,最下面1齿最长,近无毛;旗瓣肾形,翼瓣有渐窄的爪,龙骨瓣的爪截形,其中一片龙骨瓣有角;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密被长硬毛......
【生境分布】:全国各省区多有栽培。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胃;三焦经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功能主治】:清热消暑;解毒利尿。主暑热烦渴;酒毒;小便不利;目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捣烂绞汁。
【注意】:姚可成《食物本草》:脾胃虚寒之人,不宜久食。
【各家论述】:《纲目》:解酒毒、热毒,利三焦。
【摘录】:《中华本草》
绿豆经水浸罨后,发出的嫩芽。用鲜品。
性味甘凉。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其作用较绿豆弱。可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食少体倦,小便不利等。煎汤、炒食均可。
绿豆芽味甘、性寒,归心,胃经
具有清热解毒,醒酒利尿的功效。

中医理论

【性味】:味甘;性凉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甘,气寒。
【归经】:胃;三焦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暑;解毒利尿。主暑热烦渴;酒毒;小便不利;目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捣烂绞汁。
【注意】:姚可成《食物本草》:脾胃虚寒之人,不宜久食。
【各家论述】:《纲目》:解酒毒、热毒,利三焦。
【资料记载】:
《神农本草经》 ,作为中品收载,系以黑豆所制,且有性味、功效的记载,说明应用已久。
绿豆芽始见载于《东京梦华录》。至明清之际,豆芽之类已入食籍。
据《茶余客话》称,绿豆芽被作为太庙荐新之品。
18世纪华人将豆芽带入欧美,到20世纪后期被国际现代营养学界所重视,在西方曾掀起“豆芽热”,将之列为“健康食物”,对其营养保健之功的认识正在深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