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白菜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学名
    白菜
  • 拉丁学名
    Brassicapekinensis(Lour.)Rupr.
  • 别称
    黄芽菜大白菜结球白菜包心白菜
  • 植物界
  • 种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 白花菜目
  • 亚目
    白花菜亚目
  • 十字花科
  • 芸薹族
  • 芸薹属
  • 白菜
  • 命名者及年代
    (Lour.)Rupr.,1860
白菜(学名:Brassica pekinensis (Lour.) Rupr. )十字花科,十芸苔属二年生草本,高可达60厘米,全株无毛,基生叶多数,大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宽倒卵形,顶端圆钝,边缘皱缩,波状,叶柄白色,扁平,花鲜黄色,萼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直立,淡绿色至黄色;花瓣倒卵形,果梗开展或上升,种子球形,棕色。5月开花,6月结果。白菜原分布于中国华北,中国各地广泛栽培。

形态特征

白菜是二年生草本植物,高40-60厘米,白菜全株稍有白粉,无毛,有时叶下面中脉上有少数刺毛。
基生叶大,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30~60厘米,顶端圆钝,边缘皱缩,波状,有时具不显明牙齿,中脉白色,很宽;有多数粗壮的侧脉,叶柄白色,扁平,长5-9厘米,宽2-8厘米,边缘有具缺刻的宽薄翅;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卵形、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2.5-7厘米,顶端圆钝至短急尖,全缘或有裂齿,有柄或抱茎,耳状,有粉霜。
花鲜黄色,直径1.2-1.5厘米;花梗长4-6毫米;萼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直立,淡绿色至黄色;花瓣倒卵形,长7-8毫米,基部渐窄成爪。长角果较粗短,长3-6厘米,宽约3毫米,两侧压扁,直立,喙长4-10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圆;果梗开展或上升,长2.5-3厘米,较粗。种子球形,直径1-1.5毫米,棕色。花期5月,果期6月。

产地生境

白菜原分布中国华北,中国各地广泛栽培。白菜比较耐寒,喜好冷凉气候,因此适合在冷凉季节生长。如果在高温季节栽培时,容易发生病虫,或品质低劣,产量低,所以不适合在夏季栽培。它对低温的抵抗能力非常强。温度达-3℃以后,如能逐渐升温,也能恢复生长,但若达到-8℃以后,气温继续下降到-11℃左右时,则不能恢复正常生长而遭受冻害。白菜适于栽植在保肥、保水并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与砂壤土及黑黄土,不适于栽植在容易漏水漏粪的砂土,更不适于栽植在排水不良的粘土。

栽培技术

间苗: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5-6片叶时间第二次苗。7-8片叶就可定苗。按不同品种选定不同的行株距,每穴留1株壮苗。间苗时可结合除草。
追肥:白菜定植成活后,就可开始追肥。每隔3-4天追1次15%的腐熟人粪尿,每亩用量4-5担。看天气和土壤干湿情况,将人粪尿兑水施用,白菜进入莲座期应增加追究肥浓度,通常每隔5-7天,追一次30%的腐熟人粪尿,每亩用量15-20担,菜枯或麻枯75-100公斤。开始包心后,重施追肥并增施钾肥是增产的必要措施。每亩可施50%的腐熟人粪30-40担,并开沟追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钾10-15公斤。这次施肥菜农叫“灌心肥”。植被株封行后,一般不再追肥。如果基肥不足,可在行间酌情施尿素。
中耕培土:为了便于追肥,前期要松土,除草2-3次。特别是久雨转晴之后,应及时中耕炕地,促进根系的生长。莲座中期结合沟施饼肥培土作垅,垅高10-13厘米。培垅的目的,主要是便于施肥浇水,减轻病害。培垅后粪肥往垅沟里灌,不能沾附叶征。水往沟里灌,不浸湿蔸部。同时保持沟内空气流通,使株间空气湿度减小。这样,可减少软腐病的发生。
灌溉:白菜苗期应轻浇勤泼保湿润。莲座期间断性浇灌,见干见湿,适当练苗。结球时对水分要求较高,土壤干燥时可采用沟灌。灌水时应在傍晚或夜间地温降低后进行。要缓慢灌入,切忌满畦。水渗入土壤后,应极时排出余水。做到沟内不积水,畦面不见水,根系不缺水。一般来说,从莲座期结束后至结球中期,保持土壤湿润是争取白菜丰产的关键之一。
束叶和覆盖:白菜的包心结球是它生长发育的必然规律,不需要束叶。但晚熟品种如遇严寒,为了促进结球良好,延迟采收供应,小雪后把外叶扶起来,用稻草绑好,并在上面盖上一层稻草式农用薄膜,能保护心叶免受冻害,还具有软化作用。早熟品种不需要束叶和覆盖。 [5] 

病虫防治

蚜虫:10%烟碱(康禾林)800-1000倍液、25%阿克泰750-1500倍液、3%啶虫脒(莫比朗)2000-3000倍液防治。
菜青虫、黄条跳甲及地下害虫:用溴氰菊酯(敌杀死)2000倍液,15%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
小菜蛾:用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50-100毫升兑水60千克防治。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3%甲维盐微乳剂4000-6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3000-5000倍液等生物农药。另外可选用生物防治技术-性诱剂诱杀成虫,在小菜蛾发生初期,田间虫口密度低进行诱杀也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野蛞蝓(蝼蛄):在田中央放置瓦块,菜叶、或扎成把的菜杆或树枝,太阳出来后它们常躲藏在其中,可集中清除杀灭。用蜗牛敌或丁蜗锡等药物与米糠、豆糖、青草等混合,拌成毒饵锈杀。亩用6%密达颗粒剂0.7千克或3%灭蜗灵颗粒剂1-2千克,碾碎后拌细土5-7.5千克,于温暖天气土表干燥的傍晚撒在受害株附近根部的行间,2-3天后接触到药剂的野蛞蝓分泌出大量粘液而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