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中文学名
    荷兰豆
  • 拉丁学名
    Pisumsativum
  • 别称
    荷仁豆、剪豆、刀刀豆
  • 二名法
    Pisumsativumvar.saccharatum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蔷薇亚纲
  • 豆目
  • 蝶形花科
  • 蚕豆族
  • 豌豆属
  • 豌豆
  • 亚种
    荷兰豆
  • 分布区域
    世界各地均有,中国主要产区有四川、河南、湖北、江苏、青海等
  • 园艺分类
    一年生草本
  • 花期
    二至四月
  • 花果期
    夏、秋季
  • 用途
    食用、养生
  • 花语
    喜悦、回忆、优美、启程、出发
  • 花色
    红、白、蓝、紫、橙、粉红等
  • 拼音名
    HeLanDou
  • 英文名
    Snowpeas
荷兰豆是蝶形花科豌豆属植物,一年生缠绕草本,高90~180cm。荷兰豆最早栽培的地区,是大约12000年前沿着泰国-缅甸的边境地带   。荷兰豆(荷兰豆)并非产于荷兰,之所以被称为荷兰豆,乃是因为荷兰人把它从原产地带到中国。

演化

17世纪,荷兰人凭借强大的海上舰队统治了东南亚的台湾和南洋诸岛,从世界各地带来各种舶来品,于是,当地居民开始称之为荷兰豆。后来下南洋过番的闽南人、潮汕人将其带回家乡,也沿用了当地的叫法,称荷兰豆为荷兰豆。
有趣的是“荷兰豆”在荷兰却叫“中国豆”只是双方的谦虚幽默。没任何意义。

形态特性

荷兰豆植株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高90~180cm,全株绿色,光滑无毛,被粉霜。

荷兰豆叶片特征

叶具小叶4-6片,托叶比小叶大,叶状,心形,下缘具细牙齿。小叶卵圆形,长2-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托叶叶状,卵形,基部耳状包围叶柄。

荷兰豆荚果特征

荚果长椭圆形,长5~10cm,内有坚纸质衬皮子房无毛,花柱扁,内面有髯毛。荚果肿胀,长椭圆形,长2.5-10厘米,宽0.7-14厘米,顶端斜急尖,背部近于伸直,内侧有坚硬纸质的内皮;种子2-10颗,圆形,青绿色,有皱纹或无,干后变为黄色。花果期4~5月。偶数羽状复叶,顶端卷须为叶卷须,托叶呈卵形。花白色或紫红色、单生或1~3朵排列成总状腋生,花柱内侧有须毛,闭花授粉,花瓣蝴蝶形。
荚果长椭圆形或扁形,根据内部有无内层革质膜及其厚度分为软荚及硬荚。种子可呈圆形圆柱形、椭圆、扁圆、凹圆形,每荚2~10颗,多为青绿色,也有黄白、红、玫瑰、褐、黑等颜色的品种。可根据表皮分为皱皮及圆粒,干后变为黄色。根上生长着大量侧根,主根、侧根均有根瘤。因其性状多样且为闭花授粉,孟德尔将其作为遗传因子实验的作物。

生长环境

荷兰豆光照要求

荷兰豆属长日照植物。大多数品种在延长光照时能提早开花,缩短光照时延迟开花,但是有些早熟品种对光照要求不严格。一般品种在结荚期都要求较强的光照和较长时间的日照,但不宜高温,适宜在春夏季交替时期种植。

荷兰豆水分需求

荷兰豆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求较多的水分。种子发芽过程中,若土壤水分不足,种子无法吸水膨胀,会大大延迟出苗期。苗期能忍受一定的干旱气候。开花期若遇空气湿度过低,会引起落花落荚。在豆荚生长期若遇高温干旱,会使豆荚纤维提早硬化,过早成熟而降低品质和产量。所以,在荷兰豆整个生长期内,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旺盛生长,荚大粒饱,保质保量。但它又不耐涝,若水分过大,播种后易烂籽,苗期易烂根,生长期易发病。

荷兰豆土壤条件

荷兰豆对土壤要求虽不严,在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新垦地均可栽植,但以疏松含有机质的中性土壤为宜,在pH6.0-7.2的土壤中生长为宜。土壤酸度低于ph5.5时,易发病害和降低结荚率,应加施石灰改良。荷兰豆根系深,稍耐旱而不耐湿,播种或幼苗排水不良易烂根,花期干旱授精不良,容易形成空荚或秕荚。荷兰豆忌连作,一般至少4-5年轮作。

荷兰豆栽培播种时机

荷兰豆按其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矮生、兰蔓生和蔓生三种类型。长江流域,春季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秋季栽培,8月中下旬播种。越冬栽培10月下旬~11月上旬陆续播种。北方一般春耕、夏收,也可利用于早春和秋季栽培。

物种繁殖

荷兰豆温度要求

食荚荷兰豆是性喜冷凉的长日照作物,不耐热,长江流域多行越冬栽培,秋播秋收;高山地区以及中国北方一般春播夏收。由于荷兰豆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只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在长江流域地区也可进行春季及秋季栽培。

荷兰豆栽培方法

①越冬栽培:越冬栽培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主要的栽培形式,一般利用冬闲地,特别是利用棉花收获后的棉田,既可以棉花秆作天然支架,又可达到增收养地的目的。越冬栽培一般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露地越冬,次年4~5月采收。播种过早,冬前生长过旺,冬季寒潮来临时容易冻死;播种过迟,在冬前植株根系没有足够的发育,次春抽蔓迟,产量低。
②春季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高温来临前收获;东北地区春播夏收,一般4~5月份播种,根据需要,用小棚、地膜等覆盖也可早播。春季栽培生长期短,前期低温,后期高温,因此要选择生长期短的耐寒品种,如赤花绢英、甜脆荷兰豆等,并尽量早播。
③秋季栽培:秋季栽培宜选择早熟品种,于9月初播种,11月下旬寒潮来临之前采收完毕。秋季栽培生长期也短,可以通过夏季提前在遮荫棚内育苗,冬季用塑料薄膜覆盖延长生长期。

荷兰豆土壤

荷兰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各种土壤均可栽培,但强酸性土壤要施用石灰。荷兰豆最忌连作,至少要行4~5年的轮作。播种前要深翻土壤,每亩施有机土杂肥2500~3000kg、过磷酸钙20~25kg、氯化钾15~20kg,最好将化肥同有机肥混合施入。一般作平畦,低尘洼处可作高畦。播前种子可接种根瘤菌。

荷兰豆技术

播种前用40%盐水选种,除去上浮不充实的或遭虫害的种子。播种前将种子催芽,当种子露芽时,将种子故在0~2℃的低温中处理15天后再播种。
荷兰豆用根瘤菌拌种,是增产的有效措施。用根瘤菌拌种后,根瘤增加,茎叶生长旺盛,结荚多,产量高。拌种方法:每亩用根瘤菌10~19g,加水少许与种子拌匀后便可播种。
大田播种前施入充分腐热的厩肥、堆肥和一定量的磷、钾肥,尤其是施磷肥增产效果明显,荷兰豆采用点播,行距10~20cm,行内株间距5cm,每穴播2~6粒种子,土壤湿润时覆土5~6cm。土壤干燥时覆土稍厚些。每亩用种10~15kg。

荷兰豆管理

播种后要浅松土数次,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生长,苗健壮。秋播栽培的,越冬前进行一次培土,越冬保温防冻,开春后及时松土除草,提高地温。荷兰豆开花前,浇小水追速效性氮肥,加速植株生长,促进分技,随后松土保墒。茎部开始坐荚时,浇水量稍加大,并追磷、钾肥。结荚盛期土壤要经常保持润湿。保证果荚发育所需水分。结荚后期,豆秧封垄,减少浇水。蔓性种植株高30cm时,开始支架。荷兰豆分批采收,每采收1次追1次肥。

荷兰豆种植

荷兰豆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A原等多种营养成分,可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帮助消化等。它的种植季节一般在3~4月(北方春揪宜早,解冻时即可开始;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四季均可播种,多在9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

荷兰豆育苗

应选择粒大而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可用食盐水选种。将40克食盐溶解在100毫升水中,然后将荷兰豆种子放人,浮在水面的丢弃,余下的种子按前文所述用热水法消毒后才可播种。
发芽适温18~22℃,不低于5℃仍可发芽。通常直播,浇透水后每穴播入2~3粒种子,覆土约3厘米,然后可在土面上洒一薄层草木灰。也可用一次性塑料杯育苗再移栽。
苗期生长适温14~22℃,能忍耐-4~5℃低温;稍耐旱,早、晚叶片不萎蔫则不需要浇水,发芽约10天可施稀薄腐熟有机肥1次。
发芽2周后,长出1~2对真叶时移栽定植,每盆3~5株,土中应施足够的腐熟有机肥作基肥。

荷兰豆日常管理

株高30~40厘米时在盆土中插入数条竹竿,牵引荷兰豆苗攀爬,注意使茎叶分布均匀。
喜凉爽,不耐高温和霜冻,开花结果期15~20℃时最利于开花和豆荚发育;不耐旱。曲不耐涝,要求土壤保持湿润而不积水。
施肥以基肥为主,应多施磷钾肥料,氮肥基本可不施。从枝叶生长旺盛期开始,每10天左右施1次腐熟有机肥。

荷兰豆采收

一般每2~3天可收1次。食豆粒的品种则在豆荚内的种于充分长大而鼓胀时再采收,此时豆荚仍为绿色。若留种或采收干豆,可等豆荚枯黄时再摘下。

病虫防治

荷兰豆在生长期间常会发生芽枯病、锈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枯萎病等。发病后要及时摘除病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荷兰豆主要虫害有蓟马、潜叶蝇、蚜虫、青虫、斑潜蝇、豆荚螟等,主要为害茎、叶、荚,特别是蓟马以成虫在荷兰豆子房膨大形成豆荚时为害,伤口在豆荚长成后形成针刺状斑点,虽不影响产量,但严重影响商品性。

荷兰豆茎腐病

发病特征
危害荷兰豆茎基部及茎蔓。被害茎部初现椭圆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
终致茎段坏死,呈灰褐色至灰白色枯死,其上部托叶及小叶亦渐枯萎。后期枯死茎段表面散生小黑粒病征。
发病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菜豆壳球孢菌。病原及发病特点与豇豆茎腐病相同。
防治方法
本病可结合防治荷兰豆炭疽病一道进行,一般无需单独防治。
在以本病为主的田块,还可喷施40%600倍液复活一号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前密后疏,交替喷施。着重喷好茎基部 [3]  。

荷兰豆花叶病

发病特征
全株发病。病株矮缩,叶片变小,皱缩,叶色浓淡不均,呈镶嵌斑驳花叶状,结荚少或不结荚。
发病规律
病原为病毒。该病由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所致。病毒在寄主活体上存活越冬,由汁液传染,也可由蚜虫传染。种子传毒。一般利于蚜虫繁殖活动的天气或生态环境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早期发现及时拔除病株。
及时全面喷药杀蚜。用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金世纪一包兑水30市斤或用10%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杀之,轮用或混用,8~10天1次,连喷2~3次。尽可能大面积联防,效果明显。

主要分类

按用途分
按荷兰豆的用途,分为粮用荷兰豆和菜用荷兰豆;
按生长习性分
按茎的生长习性分蔓生、半蔓生和矮生类型爹;
按品种熟性分
按品种的熟性分为单熟、中熟和晚熟三类;
按豆荚结构分
按豆荚的结构分为软荚和硬荚两类;
按食南部努分
按食南部努分为荚用、子粒用钠嫩稍用三类;
按予粒表皮形态分
按予粒表皮形态又分为圆粒和皱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