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桑葚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学名
    桑葚
  • 拉丁学名
    FructusMori
  • 别称
    桑果、桑椹子
  • 二名法
    长桑子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 荨麻目
  • 桑科
  • 桑属
  • 分布区域
    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
  • 英文名
    mulberry
  • 韩文名
    오디
  • 营养价值
    蛋白质、脂肪、糅酸等
  • 颜色
    绿色、红色、紫色、黑紫色等
  • 景点
    北京御林古桑园
桑葚(sāng shèn),又作桑椹,桑树的成熟果实,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桑葚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也可来泡酒。具体成熟时间各地不一样,南方早一点,北方稍迟一点。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

形态特征

桑葚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花果,由多数小核果集合而成,呈长圆形,长2-3cm,直径1.2-1.8cm。初熟时为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3-5月,果期5-6月。桑桑葚也会出现黄棕色、棕红色至暗紫色(比较少见的颜色成熟后呈乳白色),有短果序梗。小核果卵圆形,稍扁,长约2mm,宽约1mm,外具肉质花被片4 枚。气味微酸而甜。

生长环境

桑葚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4~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止生长。
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处,多为人工栽培。
全国各地且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栽培技术

桑葚繁殖技术

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用种子、嫁接和压条繁殖。
种子
采取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皮,洗净种子,随即播种或湿砂贮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当年新种子。播前用50℃温水浸种,待自然冷却后,再浸泡12小时,放湿砂中贮藏催芽,经常保持湿润,待种皮破裂露白时即可播种,按行株距20cm×30cm开沟,沟深1cm,每1公顷用种量7.5~15kg。覆土。约经10日出苗。苗高3~4cm间苗,去弱留强,并补苗。春、秋季按株距10~15cm定苗。
嫁接
袋接法,于嫁接前20日,剪接穗,湿砂贮藏,使砧木剪口处的皮层和木质部分离成袋状,然后插入接穗,以插紧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状芽接(套接)。
压条
早春将母株横伏固定于地面,埋入沟中,露出顶端,培土压实,待生根后与母体分离。春或秋季进行定植。按行株距2m×0.4m开穴,穴径0.5~0.7m,穴底施入腐熟厩肥,上铺薄土一层,栽入,填表土后,将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压实,浇水。定型后通过修剪、疏芽、摘心,养成一定树型(如地桑、低桑、中干桑、高干桑、乔木桑等不同类型)。
修剪可用拳式修剪法,每年在基部伐条,利用潜伏芽萌生新条,几年后在修伐处成拳状的树疙瘩。另有无拳式修剪法、留枝留芽修剪法等。
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结线虫病等。虫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虫、桑白蛴、桑天牛、桑蓟马、桑始叶螨等为害。
中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

桑葚病虫害防治

桑椹菌核病
随着桑园综合开发的不断深入,种桑不单只为采叶养蚕,果、叶二用的果桑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果桑比较容易发生桑菌核病,现将桑菌核病的基本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基本症状
桑菌核病是果桑一种主要病害,俗称桑白果病,属真菌类病害;桑树开花时病菌开始侵入,结果后病状显现,颜色呈白色;病果无商品和食用价值。果桑品种较易发病,如不及时防治,严重地块发病率将高达90%以上。
防治方法
1、防治时间:分3次进行,每隔7至10天防治一次。
第一次:始花期(桑花初开时);
第二次:盛花期(桑花全面开放);
第三次:盛未期(桑花开始减少,初果显现);
2、对口农药: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
注意事项
1、喷施时雾点须细、周到,不可漏喷。一般每亩用量3~4背包,花序、叶、枝充分湿润,以滴水为度。
2、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应交替使用。
3、防治时农药浓度须按标准配,不可任意提高浓度,否则不利于今后防治。桑病防治主要是以防为主,所以应重视前期防治。
桑园青枯病
1、加强植物检疫,培育无病苗木。
2、合理采摘桑叶,全年在采叶喂蚕过程中,尽量减少伤流。
3、推广免耕法栽培,实行土地轮作。
4、推广盛东一号等抗病品种。
5、及时排除桑园积水。
6、清除桑园病株和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挖起集中烧毁,对病穴周围用铜铵合剂浇灌处理,即用碳铵3公斤、硫酸铜0.5公斤,拌和后在塑料袋密封24小时,每公斤兑水200公斤浇根部,隔7天1次,连续3次。
青枯病防治重点是加强桑园的培育管理和农业防治。
桑树断梢病
桑树断梢病是近几年来北方蚕区多发的一种桑树病害,以陕南春伐蚕区发生较为严重,其它地区也有发现。
(1)发生特点:本病发生在新梢基部。凡桑椹小粒菌核病(白桑椹病)症状明显后,椹柄逐渐变黑褐色,新稍基部皮层慢慢由点线状斑点扩展成块斑至四周围斑。发病新梢病斑部位产生愈伤组织,先出现龟裂之后病斑下陷造成环缢,病变部位失水变细,遇风、雨天或上部触动易折断倒挂树上。
(2)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发现白桑椹及时摘除、集中烧毁,青椹期摘除青椹防治效果更好。
②药剂防治:一般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乙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在桑树花期喷雾以杀灭病菌。

主要品种

中国收集保存的桑树种质分属15个桑种3个变种,是世界上桑种最多的国家。其中栽培种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瑞穗桑;野生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黑桑、华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鸡桑;变种有鬼桑(蒙桑的变种)、大叶桑(白桑的变种)、垂枝桑(白桑的变种)等。

化学分析

1.该品粗粉3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10min,滤过,滤液作以下试验:
①取上述滤液10ml,加少许镁粉混匀, 滴加盐酸数滴,微热,试液显樱红色。(检查黄酮类)
②取上述滤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254nm)下观察, 显蓝色荧光,滴加三氰化铝试液后,则显亮黄绿色荧光。(检查黄酮类)
2.薄层层析:取该品粗粉2g,加石油醚10ml,回流1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1ml,点样3μl,以亚油酸为对照,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80:20)展开,喷0.1%α-亚硝基-β-荼酚硫酸试液,加热显色.样品液色谱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的相应位置, 显相同颜色斑点。

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尤其适合肝肾阴血不足者,少年发白者,病后体虚、体弱、习惯性便秘者;
2、体虚便溏者不宜食用,儿童不宜大量食用。

临床应用

1、防止血管硬化:桑椹中含有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硬脂酸及油酸组成,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2、健脾胃,助消化:桑椹中含有鞣酸、脂肪酸、苹果酸等营养物质,能帮助脂肪、蛋白质及淀粉的消化,故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可用于治疗因消化不良而导致的腹泻。
3、补充营养:桑椹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能有效地扩充人体的血容量,且补而不腻,适宜于高血压、妇女病患者食疗。
4、乌发美容:桑椹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含有乌发素,能使头发变得黑而亮泽,可用来美容。
5、防癌抗癌:桑椹中所含的芸香苷、花色素、葡萄糖、果糖、苹果酸、钙质、无机盐、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烟酸等成分,都有预防肿瘤细胞扩散,避免癌症发生的功效。
6、治疗贫血:鲜桑葚子60克,桂圆肉30克,炖烂食,每日两次,可有效治疗贫血的症状,还可起到补血的作用。
桑葚的功效一:增强免疫功能
桑葚的一大功效便是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维持人体的营养均衡,减少细菌侵袭。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每年桑葚有两到三个季节的丰收期,通常在春秋季。春秋季节的气候多变容易导致风寒感冒,多吃桑葚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
桑葚的功效二: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桑葚是一种寒性食物,味道甘甜略带酸味,对于滋阴补肾、护肝养心有很好的疗效。对于有失眠多梦,少年白头等症状的,可以和何首乌一同食用;对于阴亏贫血,肝肾不调等症状的,可以和旱莲草以及女贞子一同服用。
桑葚的功效三:缓解和治疗贫血症
桑葚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治疗贫血症,具体的食用方法是将新鲜的桑葚和桂圆肉按照二比一的比例炖烂,每天食用两次即可。
桑葚的功效四:治疗肺结核和少痰干咳病症
桑葚对于少痰干咳和治疗肺结核均有很好的疗效,去新鲜的桑葚、冰糖和地皮骨按照4:1:1的比例用水煎服,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即可。此药方还可以用以至于阴虚潮热病症。
桑葚的功效五:治疗淋巴结核
桑葚还是淋巴结核的克星,对于治疗淋巴结核有很好的效果,只需要每天将桑葚用水煎服即可,但是每天的食用量不宜过多。
桑葚的功效六:通肠顺便治便秘
取桑葚和蜜糖按照1:1的比例用水煎服,每天只要服用一次,对于预防和治疗便秘有奇效。

历史典故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东宫太子刘秀在南阳起兵,讨伐王莽,立志恢复汉朝刘家天下。可是在幽州附近却被王莽手下大将苏献杀得大败,当刘秀从战场上逃出来的时候,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并且胸前受了刀伤,左腿中了一只毒箭,正当他拔出毒箭,包扎完伤口想坐下来歇一歇的时候,后边又传来了“抓住刘秀,别让刘秀跑了”的喊声。
刘秀一听,吓的赶紧躲进了前面不远处的一片树林里,追兵过去了,可刘秀明白,这里离敌人的营寨很近,自己没有马匹兵刃,身上又有伤,出去就会被抓住。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想到这儿,他忍着疼痛向前走去。走着走着,前边发现了一座废弃的砖窑,“先在这里躲躲吧。”刘秀想着,又看了看四周无人便走了进去。
这座砖窑已废弃多年,外面杂草丛生,里面到处是残破的砖瓦,刘秀走进去后仔细的查看了一下,确认这里安全之后才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也许是他太疲劳了,也许是箭毒发作了,刘秀一坐下就晕了过去,一天,两天,三天……等到刘秀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已是兵败后第7天的夜里。
这时刘秀浑身无力,腹中又饥又饿,他慢慢的活动了一下四肢,暗暗的说:“先找点东西吃吧,邓禹他们一定会来找我的。”想到这儿,他忍着伤痛,爬出了窑门,向着不远处的几棵大树爬去。当他爬到那棵长着硕大树冠的高大的树下的时候,他再也爬不动了,他仰面躺在树下,一边用手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此时,正值五月中旬,一阵轻风吹过,那棵树上熟透的果实一个个地滚落下来,猛然间,一颗落入刘秀口中,刘秀不知何物,想吐出来,可是已经晚了,那颗果实在刘秀的口中慢慢地融化了,甜甜的,香香的感觉顿时传遍了刘秀的全身,刘秀随手一摸,又摸到了几颗,放入口中……真是人间绝品。
刘秀喜出望外,顾不得全身伤痛,借着明亮的月光在身边的草丛中找了起来,一颗、二颗、三颗……刘秀贪婪的找着,吃着,直到远处传来阵阵的鸡叫声,刘秀才恋恋不舍爬回窑里。 就这样,刘秀白天在窑里避难,晚上出来捡些果实来充饥,时间大约过了30天,刘秀胸前的刀伤好了,腿上的箭毒消了,身体以渐渐恢复了健康。
正当他想出去寻找队伍的时候,他手下的大将邓禹也带人找到了这里,君臣见面之后,刘秀将此番经历说与众人后,问邓禹:“这棵树叫什么名字?”邓禹说:“这棵树是桑树,它左边的那棵叫椿树,右边的那棵叫大青杨树,您吃的是桑树上结的果实,叫桑椹儿。”刘秀点了点头又问邓羽:“这是什么地方?”邓羽回答道:“此处正是前野场村,属于大兴县管辖。”刘秀感慨的说:“原来如此,邓将军,替孤想着,一旦恢复汉室,孤定封此树为王。”
10年之后,刘秀果然推翻了王莽,做了皇帝,但封树一事却早已忘记,一日梦中,忽有一老者向刘秀讨封,刘秀醒来之后猛然想起当年之事,随即命太监带了圣旨去前野场封这棵桑树。谁知那太监到了那桑林之后,被那夏日的桑林美景迷住,停停走走,直到黄昏,才想到了怀中的圣旨,可这时他又忘了刘秀向他描述的那棵树的形状和名称,只是隐约记得有3棵树,树干笔直,果实香甜,当他找到那几棵树时,夕阳已经隐去,而此时的桑树果实已经采摘完了,只有椿树的果实正招摇的挂在枝头,那太监也不去细想,对着椿树便打开了圣旨。
读罢圣旨,那太监匆匆离去,封王的椿树高兴的手舞足蹈,那曾经救驾的桑树却被气的肚肠破裂,旁边那棵平时为自己的平庸而遭白眼的青杨却幸灾乐祸的将那硕大的叶子摇的哗哗作响。
这正是桑树救驾,椿树封王,气得桑树破肚肠,旁边笑坏了傻青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