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发源地
    成都
  • 别称
    麻辣烫、小火锅
  • 是否含防腐剂
  • 适宜人群
    老少皆宜
  • 中文名
    麻辣涮串
“涮串”又名“麻辣烫”,它实际上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往往又称它为小火锅。“涮串”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的成都。那时重庆火锅刚进入成都餐饮市场不久,一些城镇待业人员为了生计,就在一些热闹的场所如商场、影剧院、录相厅等附近摆摊经营“麻辣涮串”。

简介

“麻辣烫”除了辣椒外更有香料药材和天然植物等配方,把熬制的“香料”放入“鲜香汤”中,再直接放入各种食品,短短几秒至几分钟后就能食用,既能像烧烤那样穿成串烫熟,让人一把把地拿着吃,又能装成碗,大口饕餮。麻辣烫味道别具一个,奇香四溢,让人越吃越想吃,久吃不厌。去掉了火锅、涮羊肉等食品中的口味单一、燥辣、油腻、上火等缺点,又体展现在川味麻辣爽口、回味悠长的风采;麻辣烫经营灵活,味道又优势明显,价格优势明显,绝对比火锅便宜,比吃火锅更简便,更平易近人,因此在成都,麻辣烫除了被称作“冒菜”而外,也有“小火锅”、“小香炉”的说法。
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我们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涮串铺子,红漆的矮方桌、小凳子和热气腾腾的一锅红汤以及那一大把一大把的竹签就构成了成都特别的一景。成都人在饮食上的创新能力和聪明才智真是令人感叹!
当年火锅由重庆传入成都,而在一夜间风靡蓉城时,没有人能想到这麻辣鲜烫的吃食变变样,把荤的、素的往竹签上一穿,就穿出了如今火热了十几年也没冷下来的涮串。涮串究竟怎么流入成都的,如今已无证可考。我只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家附近的建设路上,长长一条街,几乎被一家挨一家的涮串摊子挤满了。好像大家都指望靠这涮串赚钱吃饭了。
海带、土豆、肉片、花菜、莴笋、毛肚、香肠、鱿鱼、冬瓜、黄腊丁、贡菜、海白菜、魔芋、黄花、藕、空心菜、排骨等等无论荤素,一毛钱一串,朋友家人三三两两围着小桌,各拿一大把自己爱吃的串串煮进锅里,煮菜的空档,还可以嗑嗑瓜子、喝喝冰镇啤酒、摆些龙门阵。于是,打赤膊的成都男人喝得满脸通红的样子就成了成都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