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猪骨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药名称
    猪骨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哺乳纲
  • 偶蹄目
  • 猪科
  • 猪属
  • 分布区域
    遍及全国
  • 采收时间
    宰杀后
  • 用量
    煎汤:60-180g;研末:6-9g
猪骨,中药名。为猪科猪属动物猪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的骨骼。具有止渴,解毒,杀虫止痢之功效。常用于消渴,肺结核,下痢,疮癣。

入药部位

骨骼。

性味

味涩,性平。

主治

用于消渴,肺结核,下痢,疮癣。

相关配伍

1、治三消渴疾:大枣四十九枚(去皮核),新莲肉四十九粒(去心),西木香一钱半,甘草二两(炙)。上用雄猪脊骨一尺二寸,同煎药,用水五碗,于银石器煮,去肉骨,滤渣,取汁一碗,空腹任意呷服。忌生冷、盐、脏等物。以渣减去甘草一半,焙干为末,米汤调服,不以时。(《三因方》猪脊汤)
2、治下痢红白:腊猪骨,烧存性,研末,温酒调服三钱。(《纲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0-180g;或烧灰研末,每次6-9g。外用:适量,烧灰调敷;或馏油涂。

采集加工

宰杀后,除去毛及内脏,剔去肉,留取骨骼,洗净,晾干。

形态特征

猪的品种繁多,达150多种,形态也有差异。基本特征是:躯体肥胖,头大。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眼小。耳壳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悬蹄。颈粗,项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丛。毛色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混杂等。杂食性家养牲畜,繁殖力强,孕期约4个月。

生长环境

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药材性状

头骨上颌骨侧面观呈直角三角形,吻部长而尖,眼眶倒卵形。牙齿44枚。四肢骨肱骨无髁上孔(习称凤眼);股骨约长23cm,骨体微弯,股骨头呈半圆球形;胫骨呈三棱柱状,略弯曲,上端膨大,向下渐细,全体似船桨状。断面髓腔宽大,骨质薄显油性,呈污黄色,质坚实。气微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