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话: 1,做好糖醋鱼,炸鱼很重要。传统的就是裹面糊,拍淀粉的远远不及面糊的好吃。挂面糊的窍门:面糊要先搅拌好。标准是蒙牛伊利那些几连杯酸奶的那个稠度。 2,裹的时候,不要把鱼丢面里滚,用手抠住鱼鳃,下面放个容器,把面糊从鱼头那里倒下去,倒慢一点,均匀一点。这边锅里烧着油,看着面糊快流到尾巴那里,赶紧抓起尾巴拉平鱼丢进油锅里。 这样鱼挂的糊糊很均匀。 当然这很考验自己对挂糊的时间,油热的时间,精确的估测! 3,炸鱼的技巧:油温六成下鱼,小火炸。要炸透,酥脆的那种。最后炸两面金黄后,鱼用铲子撑起来,离开油锅,油中火烧,把鱼往里面一丢,再迅速捞出来关火。 外酥里嫩。 4,至于汁嘛,就各家有各家的调配法了。不过我家有两款,一种是茄汁的,一种是老醋的。老醋的是最传统的,只用老陈醋和糖,颜色有点暗。
1、虾入锅炒之前,水分一定要沥干,如果喜欢汤汁多一点的话加糖之后再倒入少量的热水就可以了,汤汁也很好喝的。2、虾+柠檬 民间传说:泰式料理中的名菜“柠檬虾”吃了会导致中毒,因为柠檬中的维生素 C会使虾子里含的金属——五价砷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也就是我们在中国古装戏里看到,常用来毒死人的“砒霜”。 事实是:在实验室里,这种戏剧性的化学反应才可能出现。除了虾以外,螃蟹、龙虾及贝类(蛤、牡蛎等)中都含有砷。理论上,高剂量的维生素 C和五价砷经过化学催化作用,的确会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不过我们一般饮食中,一次不可能吃下非常大量的虾子,再加上调味的柠檬顶多用个一颗,所以维生素 C的含量也不可能太多,如果要说吃下一盘柠檬虾,就可能导致中毒,是太夸张的说法。另外,在烹调过程中,维生素 C可能已经被破坏了,也就失去将五价砷转变为三价砷的能力。 怎么吃比较好:由天然食物中摄取维生素 C就没有问题,但是要注意,不要擅自吃太多高剂量的维生素 C片。另外,金属类容易累积在海产的头部,所以尽量不要吃虾头、鱼头。
1、广东菜做排骨等肉类,有一道工序叫“俾水”(大概是这个字),就是把肉类放在流动的水下面长时间冲洗,据说有些酒楼要开着水龙头冲洗4个小时以上,目的是去除血水和腥味,还能让排骨变得更滑嫩。咱们就别这么不环保了,提前浸泡,多换几次水,大致也差不多。这个方法比过油简单方便,比焯水更能保持肉质的水分和原滋味。 2、排骨先大火煸炒,炒至两面金黄,既可以封住肉质中的水分,又可以煸炒出一部分油脂(慢炖前基本都撇除),可使排骨油而不腻。 3、不用淀粉,汤汁仍然浓稠红亮,肉质也不干不柴,归功于蚝油和冰糖。尤其是加了蚝油,提鲜、提味非常明显。 4、冰糖提前放和收汁前放都可以,但是醋一定要最后放。一般酸甜适口的糖醋比例是三份糖、一份醋,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节。 5、糖醋菜就不要再加味精、鸡精等调味品了。 6、没有生抽、老抽,直接用酱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