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价值

【化学成份】:地上部分含正-三十一烷醇(n-hentriacontanol),茎叶含大黄酚(chrysophanol)。
【性味】:甘苦;平;无毒
【归经】: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通便。主黄疸,暑热吐泻,小儿疳积,水肿,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疔疮痈肿,毒蛇咬伤
【宜忌】:过量服用引起腹泻,孕妇多食引起流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外用: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消食,生津。治疳积,止烦渴。
2.《广东中药》:治劳伤积瘀,内伤咳嗽。
3.《贵州草药》:清热消肿,利水通淋。
4.《广东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积。治毒蛇咬伤。
5.《广州植物志》:山扁豆,印度有用其根以治胃痉挛。
【摘录】:《中华本草》
别 名:翼柄决明、翼轴决明、翼柄旃那、翅荚决明、有翅决明、对叶豆、印度黄槐、山扁豆、七金烛台
原产地:衣索匹亚等热带地区(或热带美洲),台湾于 1909 年由田代安定氏从印度引入,复于 1967 年顾元亮氏从美国引入。
分布:常被种植为庭园观赏树。
用 途:
1. 观赏庭园树。
2. 行道树。
3.药用:
性味:全草:叶:辛、温。
效用:
全草:袪风燥湿,杀虫止痒,缓泻。治皮病,疮扬肿毒,便秘;种子:治蛔虫病。
茎:株高 3~5 公尺,直立,具有多数分枝,枝条细长而粗壮,带有柔毛,幼枝有下垂现象。
叶:大形偶数羽状复叶,长 40~60 公分,互生,小叶 8~12 对,最下位一对刚好生长于叶轴基部而抱茎,跟其他小叶保持有显著的距离,其他小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 8~12 公分,宽 3.5~4.5 公分,先端钝或极少数凹头状,基部钝而略不对称,厚纸质,边缘带红褐色,花后并延伸至叶片的先端;小叶柄短,长 0.2~0.3 公分。
花:花黄色,多数,自花梢顶生,呈总状花序排列;花序长 50~70 公分(无花部份长 10~20 公分),先呈覆瓦状排列,后脱落(早落性);花苞尖端褐黄,下部金黄,老化的花苞逐渐由下部脱落,显露出细致的花梗,花色艳丽;花梗长 0.8~1.5 公分;萼片带有橙红色泽,膜质,5 枚大小形状相似;花瓣 5 枚多不扩展,略呈兜状,卵形或长椭圆形,长 1.5~2 公分,先端钝;2 枚前位雄蕊有大而强弯曲的花药。花期秋至春天。
果:果实为荚果,长 12~18 公分,宽 2.5 公分,四周有宽阔的翼状物,成熟时沿着腹缝线开裂,内有种子 50~70 枚;种子菱状楔形,扁平。
特征:粗状直立灌木,幼枝和幼叶有下垂现象,一回羽状复叶,小叶 8~14 对,最顶端一对最大。秋至春季开花,花序很特别,直立于茎顶,多枝簇集,每枝约 20 公分左右,花冠鲜黄,具脱落性大笣片。荚果有翼,线形,树姿优美显眼,花香叶绿,是常见的观花及观果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