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作用

(一)沉香的药性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
【功效】:降气温中,暖肾纳气。
【主治】: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②陶弘景:"疗恶核毒肿。"③《海药本草》:"主心腹痛、霍乱、中恶,清神,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用。"④《日华子本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治)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⑤《珍珠囊》:"补肾,又能去恶气,调中。"⑥《纲目》:"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⑦《医林纂要》:"坚肾,补命门,温中、燥脾湿,泻心、降逆气,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并治噤口毒痢及邪恶冷风寒痹。" ⑧《本草再新》:"治肝郁,降肝气,和脾胃,消湿气,利水开窍。"
【性味归经】:辛苦,温。①《别录》: "微温。"②《海药本草》:"味苦,温,无毒。"③《日华子本草》:"味辛,热,无毒。"④《纲目》:"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
入肾、脾、胃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肾、命门二经。"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少阴,兼入手少阴、足厥阴经。"③《药品化义》:"入肺、肾二经。"④《本草经解》:"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用药忌宜】:阴亏火旺,气虚下陷者慎服。①《本草经疏》:"中气虚,气不归元者忌之;心经有实邪者忌之;非命门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药用。"②《本草汇言》:"阴虚气逆上者切忌。"③《本经逢原》:"气虚下陷,不可多服。"④《本草从新》:"阴亏火旺者,切勿沾唇。"
【药物配伍】:配木香:补气行气。配肉苁蓉:温肾滋阴;
【别名】:蜜香(《南方草木状》)、沉水香(《桂海虞衡志》)。原植物白木香又名:土沉香(《桂海虞衡志》)、女儿香(《纲目拾遗》)、牙香树、莞香、六麻树
【处方名】:沉香、海南沉香、海南沉、好沉香、上沉香、盔沉、沉香粉、上沉香粉等
【商品名】:进口沉香:又名全沉香,为植物沉香的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主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等国。
国产沉香:又名海南沉、海南沉香、白木香、莞香、女儿香、土沉香。为植物白木香的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主产于海南岛。
【动植物资源分布】:①沉香我国台湾、广东、广西有栽培;国外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②白木香分布广东、广西、台湾。
【拉丁名】:药材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原植物①沉香 Aquilaria agallocha Roxb.②白木香(《南越笔记》)Aquilaria sinensis(Lour.) Gilg,
(二)沉香的功效主治
1. 行气止痛 沉香辛香温通,温而不燥,行而不泄,且有良好的行气止痛作用。故用治脘腹胀痛、跌扑损伤诸症甚效。
(1)脘腹胀痛 多由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外感寒邪,内客于胃;或忧思恼怒,气郁伤肝,横逆犯胃,皆致气机阴滞,发为脘腹胀痛,暖腐吞酸,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苔厚腻,脉沉滑。沉香温能行气,消食导滞,胀痛自愈。
(2)跌扑损伤 凡跌扑损伤,经脉阻塞,血液瘀滞,不通则痛。沉香配伍血药,入血分而消瘀行滞。《药品化义》曰:"沉香,纯阳而升,体重而沉,味辛走散,气雄横行,若跌扑损伤,以此佐和血药,能散瘀定痛。"
2. 降逆调中 沉香质重主降,气香升散。入脾胃经,和胃气,升脾气,性温而不燥,善行而不泄。降逆调中,善行而不泄。降逆调中,善治脾胃虚寒,升降失调,呕逆便秘。
(1)胃寒呕吐多因素体中焦阳虚,或暴食生冷,重戕胃阳,均致胃气上逆。呕吐不止,脘胃冷痛,四末不温,舌淡脉弱。寒困中焦,胃气不降,发为呕吐。沉香温胃调中;降逆止呕,寒邪祛,胃气降,中运健,吐自止。
(2)霍乱中恶沉香具有调中,升清降浊之功,用治霍乱呕利者有效。霍乱中恶习有因夏秋之际,感受时邪;有因贪凉露宿,寒湿遏中;有因饮食不洁,误进腐馊之物;有因暴饮暴食,恣食生冷瓜果;内外合邪损伤脾胃,清浊混淆,发为霍乱。症见:起病急骤。
(3)阳虚便秘 凡阳虚体弱,或高年体衰,则阴寒内生,留于肠胃,于是凝阴固结,致阳气不通,津液不行,故肠道艰于传送,从而引起便秘,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泛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脊酸冷,舌淡苔白,脉来沉迟。沉香温补阳气,行气通便,故主治之。《本经逢原》曰:"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达肾,摄火归原。主大肠虚秘。"
3. 交通心肾 不寐者,常见心肾不交,多因劳倦内伤,肾阴匮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心肾水火不能相济而致。其症难以入睡,甚则彻夜不眠,头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健忘多梦,腰膝酸软,遗精滑精,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沉香质重而降,辛香主升,既升且降,交通心肾,既济水火,故主治之。《本草新编》曰:"沉香,温肾而又通心,用黄连、肉桂以交心肾者,不若用沉香更为省事,一药而两用之也。但用之以交心肾,须用之一钱为妙,不必水磨,切片为末,调入于心肾补药中用服可也。"
4. 温肾纳气 沉香沉降,具有纳气归元之功,常用治肾虚喘咳,多因久不归元,发为虚喘,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苔淡白,脉来沉弱。沉香温而不燥,行而不泄,达肾而导火归元,有降气之功,无破气之害,为治肾喘咳之良药。
5. 温肾暖精 男子精冷,或因先天不足,禀赋素弱,或久病大病,日久伤肾,或少年频犯手淫恶习,作及本元,症见腰膝酸冷,阴头寒,形寒肢冷,倦臣神乏,便溏阳萎、舌淡胖润、脉象沉细。沉香温壮肾阳,暖精益液。《日华子本草》曰:"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故主治之。
6 .壮阳除痹 "沉香,纯阳而升,味辛走散,气雄横行,故有通天彻地之功,温养脏腑,舒筋活络,功能壮阳除痹"。
(1)冷风麻痹,骨节不任,多因劳倦汗出,内虚气坠毁,或当风睡卧,邪气乘虚入侵,致血气闭阴不通,身体局部麻木,脉微而涩紧,总因内虚邪入,血气闭阴,发为此证。沉香辛温通气行血行,散邪除痹,故《药品化义》曰:"香能温养脏腑,保和卫气,若寒湿滞于下部,以此舒筋药,善驱逐邪气。"
(2)湿风皮痒,多因咨食肥甘厚味,辛香炙博,使体内蕴湿,再复感风邪,则风湿相搏为患。风盛则痒,故搔抓不止;湿盛则起水疮、丘疹、流水或糜烂。沉香辛味散风,苦味燥湿。湿风除,痒自止。
7. 鉴别应用沉香、木香、丁香、檀香、均为辛香温通,调中止痛之品。但沉香专纳真气,偏治肾阳虚脾虚寒之疾;木香专调滞气,偏治脾胃气滞之疾;丁香专疗寒气,偏治脾胃虚寒之疾;檀香专升理上焦气,偏治胸膈寒凝气滞之疾。
(三)沉香的药理作用
1. 沉香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对伤寒及福氏痢疾杆菌,亦有强烈的抗菌效能。
2. 本品挥发油成分有麻醉、止痛、肌松作用。从中药沉香的水煮液和水煮酒沉液能抑制离体豚鼠回肠的自主收缩,对抗组织胺、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性收缩,对整体动物腹腔注射沉香水煮酒沉液0.2mL(2g生药/mL)能使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肠推进运动减慢,呈现平滑肌解痉作用,麻醉猫注射乙酰胆碱后收缩幅度减小,蠕动减慢。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作用可能是沉香对肠平滑肌的直接作用。
3. 尚有镇静、止喘作用。沉香醇提物1x104g浓度对离体豚鼠气管抗组胺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沉香的苯提取物给小鼠灌胃能延长环乙烯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降低体温,对乙酸的扭体效应有作用。并可减少小鼠的自发性运动,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亦有抑制作用。
5. 降压作用。给麻醉猫静脉注射沉香水煎剂1.8g/kg,血压下降3.2~3.6kPa,4~11分钟恢复正常,且水煎剂能阻断乙酰胆碱的降压作用。
6. 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
7. 新研究发现,沉香还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以上结果表明,沉香具有对消化道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药理作用;但研究文献较少,特别是国产沉香的药理研究。

相关频道: 沉香茶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