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口蘑属Tricholoma
  • 真菌界
  • 拉丁学名
    Tricholomamatsutake(ltoetlmai)Singer
  • 伞菌目Agaricales
  • 英文名称
    Matsutake
  • 考证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 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 松口蘑T.matsutake
  • 分布区域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台湾、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 中文学名
    松茸
  • 二名法
    Tricholomamatsutake
  • 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
  • 别称
    松口蘑、松蕈、合菌、台菌、剥皮菌
  • 拼音
    SongRong
  • 来源
    为白蘑科植物松菌的全草
  •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松茸,学名松口蘑,别名松蕈、合菌、台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口蘑科,是松栎等树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独特的浓郁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我国二级濒危保护物种。松茸好生于养份不多而且比较干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于赤松、偃松、铁杉、日本铁杉的根部。四川、西藏、云南等青藏高原一带是我国松茸的主要产地,产量四川为首、品质西藏为佳、名气香格里拉最大。

作用

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和延长根系的吸收时间
松茸群的地下菌丝与松、栎类植物根系形成的外生菌根通常均有外延菌丝,这是菌根的主要吸收器 官 ,它 在 数 量 、 接 触 面 积 和 长 度 上 远 远 超 过 根毛。初步统计,每l0mg菌根土壤中含有的菌丝数达200~400条。这样在植物根际形成一个周密而庞大的菌丝吸收网;同时由于菌丝的侵入刺激菌根明显延长并分枝,大大地增加了根系的吸收面积。另一方面,没有菌根的营养根虽有根毛,但其寿命一般也只有几天就失去了吸收功能,外生菌根的吸水作用一般可延长一年之久才衰竭。
分泌酶、激素
外 生 菌 根 真 菌 松 茸 能 产 生 各 类 转 换 酶 、 蛋 白酶、脂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磷酸酶等水解酶,这些酶类分泌到土壤中,对植物根系不能直接吸收的物质转化为可吸收的物质具有直接作用,促进根系吸收矿物质和氮、磷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菌根还能分泌各种生长激素,如细胞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维生素B生长调节素、吲哚乙酸等。这些生长激素同植物本身所产生的植物生长激素是同性质的。
抗菌作用
一 是 产 生 抗 生 素 物 质 。 在 活 性 菌 根 带 内 ,细菌、放线菌全部消失,霉菌也大大减少,土样中只发现有藻状菌纲被孢霉属的种类 (齐乐贤, 1999;杨民和, 1997) ,在该区域外则存在有大量的细菌和放线菌。二是哈蒂氏网防卫。大部分菌丝可以侵入共生植物幼根皮层形成哈蒂氏网,对病原菌的入侵感染和蔓延具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屏障作用。一旦病原菌感染了已形成的外生菌根,病原菌进入到哈蒂氏网区域就停止蔓延,很难通过哈蒂氏网侵入到皮层组织细胞中。
改良土壤
松茸类地下菌丝和菌根的活动使得共生植物根标土壤疏松、透气良好,持水、肥能力提高。松茸群即使在土壤较贫瘠干旱的松栎林地亦可良好地生长繁衍产菇,经过其地下菌丝和菌根的活动,土壤明显地聚集呈粉末状结构,并由于其活动最大限度地吸收有限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供其和共生植物共用而使得土壤结构改变,并进一步干化,因而加强了森林生态系统中松栎类共生植物的抗旱性和抗贫瘠性。除此之外松茸类还具有抗低温的特性,其担孢子在- 19℃保存35d仍然有萌发能力产生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