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淮山 介绍

介绍摘要

淮山又名淮山药,是山药(学名:Dioscorea opposita)的成品名。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块根,冬季采挖。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1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山谷林下、路旁的灌丛中、溪边及杂草中。山药易栽培,最适宜在黄沙土生长,中国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山药历史。它的分布很广,著名的有河南、福建、山东、河北等地。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文献考证

侯宁极《药谱》:
①《唐本草》:署蓣,日干捣细筛为粉,食之大美,且愈疾而补。此有两种:一者白而且佳;一者青黑,味亦不美。蜀道者尤良。
②《本草图经》:署预,今处处有之,以北都、四明者为佳。南中有一种生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味更珍美,云食之尤益人,过于家园种者。又江、湖、闽中出一种根如姜芋之类而皮紫,极有大者,一拔可重斤余,刮去皮,煎煮食之,俱美,但性冷于北地者耳。彼土人单呼为?,亦曰山?。
③《植物名实图考》:狂风藤,江西赣南山中有之。赭根绿茎,蔓生柔苒。参差生叶,长柄细韧,似山药叶而长,仅有直纹数道。土人以治风疾。
④章炳麟:薯蓣一味,开血痹特有神效,血痹虚劳方中风气诸不足,用薯蓣丸。今云南人患脚气者,以生薯蓣切片,散布胫上,以布缠之,约一时许,胫上热痒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