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中文学名
    芝麻菜
  • 拉丁学名
    ErucasativMill.
  • 别称
    芝麻菜、臭菜、东北臭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 罂粟目
  • 亚目
    白花菜亚目
  • 十字花科
  • 芸苔族
  • 芝麻菜属
  • 芝麻菜
  • 命名者及年代
    Mill.,1768
芝麻菜(学名:Eruca sativa Mill.)是十字花科,芝麻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90厘米;茎直立,叶片羽状分裂或不裂,顶裂片近圆形或短卵形,有细齿,侧裂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上部叶无柄,总状花序有多数疏生花;花梗长柔毛;萼片长圆形,棕紫色,花瓣黄变白,有紫纹,短倒卵形,果瓣无毛,种子棕色,有棱角。5-6月开花,7-8月结果。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茎直立,上部常分枝,疏生硬长毛或近无毛。
基生叶及下部叶大头羽状分裂或不裂,长4-7厘米,宽2-3厘米,顶裂片近圆形或短卵形,有细齿,侧裂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仅下面脉上疏生柔毛;叶柄长2-4厘米;上部叶无柄,具1-3对裂片,顶裂片卵形,侧裂片长圆形。
总状花序有多数疏生花;花直径1-1.5厘米;花梗长2-3毫米,具长柔毛;萼片长圆形,长8-10毫米,带棕紫色,外面有蛛丝状长柔毛;花瓣黄色,后变白色,有紫纹,短倒卵形,长1.5-2厘米,基部有窄线形长爪。
长角果圆柱形,长2-3厘米,果瓣无毛,有1隆起中脉,喙剑形,扁平,长5-9毫米,顶端尖,有5纵脉;果梗长2-3毫米;种子近球形或卵形,直径1.5-2毫米,棕色,有棱角。花期5-6月,果期7-8月。

主要变种

绵果芝麻菜(变种)长角果有白色反曲的绵毛或乳突状腺毛。
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栽培或常逸为野生。生在海拔1050-2000米的山坡。中亚、地中海地区、非洲北部、墨西哥均有分布。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产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野生或栽培,欧洲北部、亚洲西部及北部、非洲西北部均有分布。生于海拔1400-3100米。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生长习性

芝麻菜对环境要求不严格,具有很强的抗旱和耐瘠薄能力,在路旁或荒野均可生长。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15℃-20℃。在土壤含水量适宜(相对含水量在70%-80%之间)的情况下,茎叶生长更好。整个生育期为50-60天。

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
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将土块耙碎,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做基肥,混匀后,将地整平,做成1.3米宽平畦。
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播种以后大约4天左右出苗,出苗后,3-4片真叶时可结合幼株采收间苗和定苗,定苗时株距20厘米。拔去弱苗、劣苗。结合间苗,浅中耕一次,以后再中耕1-2次,并注意及时去除田间杂草。
②浇水管理。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除雨天外,要天天浇水,以小水勤浇为原则,不要长时间土壤干旱,也不要大水漫灌,叶子在阴凉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快,味芳香,无苦味。
③追肥管理。间苗完成后视植株生长势追肥,追肥以尿素或复合肥等速效肥为主,每隔7天追肥1次。在采收前5-7天不宜再追施粪肥水,以免影响品质。
④温度管理。保护地种植要注意调节温度和光照,冬季早春栽培在气温低于10℃时,进行小拱棚或大棚增温保温。夏秋季节要采取降温措施,并在夏天上午11时-下午3时棚顶覆盖遮阳网,或与玉米、高梁等高秆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并经常喷叶面水,以降温遮光,要创造芝麻菜生长的最适条件。

病虫防治

菌核病,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45%噻菌灵悬浮剂12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00-1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叶斑病,可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蚜虫,可选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或25%噻虫螓水分散粒剂4000-6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黄曲条跳甲、小菜蛾,可采用40.7%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跳甲立杀600-800倍液等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