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生鱼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学名
    乌鳢
  • 拉丁学名
    Channaargus
  • 别称
    北方蛇头鱼、黑鱼、乌鱼、乌棒、蛇头鱼、文鱼和才鱼
  • 二名法
    Channaargus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 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
  • 鲈形目Perciformes
  • 亚目
    鳢亚目Channoidei
  • 鳢科Channidae
  • 鳢属Channa
  • 乌鳢C.argus
“生鱼”可指乌鳢,俗称黑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

名称

马来文名:Haruan、Aruan、Ruan、Taman Paya。
英文名:Striped Snakehead。
俗名:班鱼、鳢鱼。
别名:木鱼、黑鱼、财鱼、乌棒、斑鱼、蛇头鱼、孝鱼、默头鱼等。

形态特征

乌鱼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吻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
乌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 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乌鳢鱼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
乌鳢背鳍颇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距吻端较近。腹鳍短小,起点于背鳍第4—5根鳍条下方,末端不达肛门。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起点于痛鳍第15—16根鳍条下方。尾鳍圆形。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
乌鳢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1/3。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
乌鳢的黑龙江亚种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
乌鳢与斑鳢的主要差别是:乌鳢体较长,斑鳢钵较短;两者头顶部斑纹也有明显差别: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则呈近似“一八八”三个字之斑纹;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长,更似蛇。
乌鳢是水族中的强者,它平时喜欢栖息于水草茂盛或浑浊的水底,当小鱼、小虾等游近时,它便发起突袭将这些小动物吞掉,一条0.5公斤的黑鱼能一口吞下一条二三两重的草鱼或鲤鱼。黑鱼的生命力很强,在淡水鱼类中居首位。有人做过实验,把黑鱼放在潮湿阴凉的陆地,可活半月之久。因为一般鱼类只能吸进溶解在水中的氧,而黑鱼还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它凭借这一“特异功能”,当久旱无雨,湖水即将干枯时,它能像某些动物冬眠一样,即呈蛰伏状态,这时它尾部朝下把身体坐进泥里,只留嘴巴露在泥面以上,俗称黑鱼“坐橛”或“坐遁”,这就是黑鱼的“旱眠”。这时它处于麻木状态,可持续数周,等再次来水时黑鱼便恢复正常生活。

生活习性

乌鳢亦称黑鱼,是一种肉食性凶猛鱼类,它与鳡鱼一样,以鱼、虾等为食。但它的捕食方法与鳡鱼不同,从不主动追赶猎物。乌鳢常潜伏在水浑浊、水草丛生的浅水地带,若在水质清澈、水流缓慢或平静的地方,则多隐蔽在水草下面或静止的水层中。在捕捉食物时,它从不借助强健的身体快速游泳能力追捕小鱼,而是辅以狡猾的手段达到追捕食物的目的。当它发现小鱼时,便在附近水草中隐蔽起来,静静窥视,等待对方松弛警惕,游动至它的附近时,突然冲向前,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一举咬住小鱼吞食。
乌鳢(Channa argus)属鲈形目,鳢亚目,鳢科,鳢属。俗称:黑鱼、才鱼、乌鱼、乌棒、蛇头鱼、生鱼。英文名:Argus snakehead fish,Northern snakehead。体呈乌黑色,由背至腹颜色逐渐变浅,圆鳞。冬眠时钻到稀泥里。温暖的季节,乌鳢在水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将头部露出水面,藉以辅助呼吸。
在中国,鳢科鱼类有两属:鳢属和月鳢属。鳢属内有乌鳢(及黑龙江亚种)、斑鳢、甲鳢、眼鳢、点鳢、鳢、纹鳢等7种;月鳢属仅有月鳢一种。目前作为养殖对象的是乌鳢和斑鳢。乌鳢除高原地区外,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北至黑龙江一带,尤以湖北、江西、安徽、河南、辽宁等省居多。长江流域以南亦有,但较少见。乌鳢的黑龙江亚种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流域的南部以及乌苏里江流域和兴凯湖、松花江等沼泽地带。斑鳢则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等地较常见。
乌鳢肉质细嫩,口味鲜美,且营养价值颇高,因而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是人们喜爱的上乘菜肴。此外,鲺鱼还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健脾利水的医疗功效。病后、产后以及手术后食用,有生肌补血、加速愈合伤口的作用,也可治疗水肿、湿痹、脚气、痔疮、疥癣等症。
乌鳢对外界环境要求不严格,生活适应能力较强,即使在溶氧不足的水域中仍能生存。乌鳢在养殖上要求不高,生长迅速,运输方便,近年来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外贸易的需要,乌鱼渐成为特种
乌鳢是营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时常潜于水底层,以摆动其胸鳍来维持身体平衡。乌鳢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和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缺氧时,它可以不将头露出水面。借助在鳃腔内由第一鳃弓背面的上鳃骨和舌颌骨伸展出的骨片组成的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湿地带,也能生存相当长时间。乌鱼的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16~30℃。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活动于水体的上层;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则蛰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动。
乌鳢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乌鱼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流水冲击时也会激起鱼跃而逃跑。若其生活的池塘饵料不足时,亦会向他池转移,转移时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生鱼食性特征

乌鳢为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体长3厘米以下的苗种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以下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厘米以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青蛙为捕食对象(小型鱼类主要指鲫鱼、餐条、赤眼鳟、泥鳅及各种家幼鱼)乌鱼的游动速度快,但捕食一般不追赶猎物,而是隐藏于水草或其他隐蔽物附近,并高度注视四周的动静,一旦发现有鱼类等适口活饵游经附近时便迅速出击,一举捕获。乌鱼的摄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体长一半左右的活饵,胃的最大容量可达其体重的60%上下。据解剖,一条500克重的乌鳢,在较短时间内吞食10厘米长的草鱼种8尾。乌鱼还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能吞食体长为本身三分之二以下的同类个体。其食量大小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摄食量大;当水温低于12℃时即停止摄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能以豆饼、菜饼、鱼粉等人工配合饲料为食。

生鱼捕食特点

乌鳢是一种肉食性凶猛鱼类,它与鳡鱼一样,以鱼、虾等为食。但它的捕食方法与鳡鱼不同,从不主动追赶猎物。乌鳢常潜伏在水浑浊、水草丛生的浅水地带,若在水质清澈、水流缓慢或平静的地方,则多隐蔽在水草下面或静止的水层中。在捕捉食物时,它从不借助强健的身体快速游泳能力追捕小鱼,而是辅以狡猾的手段达到追捕食物的目的。当它发现小鱼时,便在附近水草中隐蔽起来,静静窥视,等待对方松弛警惕,游动至它的附近时,突然冲向前,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一举咬住小鱼吞食。
生活于北美河流中的雀鳝的捕食手段更为狡猾。当它发现小鱼群时,先向着鱼群悄悄游过去,全身就象一根浮木,全神贯注着猎物,当它的长吻伸到距小鱼适当位置,用头部急剧、激烈而痉挛地横掠过来。先把猎物咬住,再把小鱼在口中慢慢调整到适合于吞食的位置,最后把小鱼吞下肚里。

生殖习性

生鱼繁殖特征

乌鳢的产卵季节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在华南地区为4月中旬至9月中旬,5、6月最盛;中地区为5~7月,以6月较为集中.繁殖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0~25℃。
乌鳢性成熟年龄,在不同的地区也略有差异.在华南地区通常体长为20厘米以上的1冬令鱼性腺已成熟,而长江流域一带则需要2冬令和体长30厘米左右才能产卵。乌鳢能在池塘、河沟及水库等水域内自然繁殖,产卵场一般分布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怀卵量、产卵量与亲体个体大小有关。乌鳢的怀卵量通常每公斤体重约为2~3万粒.0.5公斤重斑鳢产卵量一般为0.8~1万粒,个别可达1.1~1.2万粒。
产卵方式是营造巢类型.产卵前,性成熟的雌雄亲鱼成对地游动在产卵场地,共同用口御取水草、植物碎片及吐泡沫营筑略呈环形、直径约0.5~1米、漂浮于水面的鱼巢.巢筑成后,在风平浪静的早晨日出前,雌、雄鱼相互追逐、发情,然后雌鱼在鱼巢之下接近水面处,腹部向上呈仰卧状态,身体缓缓摇动而产卵于巢上.与此同时,雄鱼以同样姿态射精于此。鱼分多次产卵。产卵后亲鱼守于巢底,保护鱼卵,免受侵害。
乌鳢的卵金黄色,有油球,为浮性卵,卵径2毫米左右。鳢黑龙江亚种卵径略小,约1.5毫米。精卵的孵化时间与水温有关:水温较低时,孵化化时间较长;水温较高,则孵化时间短些.刚孵出的鱼苗全长3.8~4.3毫米,体遍布黑色素细胞,胸鳍原基出现,油球和卵黄囊使体部明显膨大,外形象蝌蚪,常侧卧漂浮于近水面,运动能差,依靠吸收卵黄而生。苗全长达6.1~6.2毫米时,胸鳍、鳃裂和口均已出现,卵黄内油球位置移至腹部,常呈仰卧状态于水面,并能向下作短程垂直运动.开始摄食,亲鱼随群保护.全长达7.4~7.5毫米时,全身黑色,卵黄囊消失,集群游动,开始摄食,亲鱼随群保护.全长达15.5毫米时,体呈黄色,奇鳍末端呈黑色,背鳍、胸鳍和臀鳍已具鳍条,腹鳍则始现鳍条,开始分散游动,亲鱼亦停止护幼。

生鱼养育习惯

乌鳢的亲鱼有着护幼的习性。每当繁殖季节来临,雌雄亲鱼将产卵地点选择在沼泽、湖泊、水底、小河的水草丛中的岸边,或是长有芦草的浅水滩中。产卵前,雌雄亲鱼共同衔取水草或植物碎片构筑鱼巢。巢的大小视其个体大小而定,巢略呈环状,卵产于巢中。产卵后,一对亲鱼或仅雄鱼潜伏于鱼巢中,或巢的附近守护鱼卵,不让别的鱼类或蛙类靠近,以免受其伤害。刚孵出的仔鱼,卵黄囊使其身体前段显著膨大,而侧卧于水面轻轻浮动,亲鱼则守护于仔鱼下方。随着仔鱼的发育,卵黄囊的消失,幼鱼能作垂直游动,但只限于鱼巢附近。
这时亲鱼的防御活动更为强烈,若有其它鱼类或蛙类企图对幼苗偷袭,亲鱼将全力以赴驱赶之,幼苗长至10~30毫米时,活动能力加强,行动活泼,活动范围也随之扩大,此时亲鱼与幼鱼群集于一起,穿梭在鱼苗周围,加强保护。直至幼苗至40~50毫米时,鱼体体色由黄绿转成墨绿,各鳍出现鳍条,有较强游泳能力,这时幼鱼开始分散营独立生活,雌雄亲鱼到此时也就结束其一年一度的护幼生活,离开鱼巢,寻找自己的栖息环境。

生鱼生长周期

乌鳢生长速度相当快,但不同地域、不同的环境中,乌鳢与斑鳢的生长速度不尽相同。
乌鳢当年孵出的鱼苗,年终平均体长可达15厘米,体重50克左右.根据在太湖采集的标本,各年龄组体长和体重为:1冬令鱼体长14.2~19.2厘米,体重115~428克;2冬令鱼体长24~28厘米,体重350~760克;3冬令鱼体长32.厘米,体重605~1000克.
斑鳢各年龄生长速度为:1冬令鱼体长19.0~39.8厘米,体重95~760克;2冬令鱼体长38.5~45.0厘米,体重625~1395克;3冬令鱼体长45.0~59.0厘米,体重1467~2031克
在人工养条件下,当年个体重可达250克,翌年达500~1000克。

水产养殖

生鱼发展前景

中国曾经是一个盛产乌鳢的国家。近30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使乌鳢的天然资源大幅度减少,乌鳢成了水产类中的稀有品。人们在集市上所能见到的乌鳢,一部分是渔农采集野生乌鳢苗种搭配在家鱼池内混养出来的,另一部分则是从各类水体中捕获的野生鱼。由于数量有限,各地的售价也始终在每公斤20~40元以上。近几年,为顺应国内外贸易市场的需要,许多地区开展了人工养殖乌鳢的科研与养殖实践,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苗种繁育技术与人工配合专用饲料的突破,为乌鳢养殖业走向商品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四川、湖北、湖南、广东、江苏、安徽已陆续出现了一批乌鳢养殖专业村、镇。广东、广西、福建等省还建起了一些月鳢养殖场,许多养殖大户已经获取了较高的经济回报。可以预料,乌鳢将是21世纪初最有发展前景的水产养殖对象之一。

种类

目前我国养殖的生鱼品种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斑鳢,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及港澳地区,又称“两广生鱼”;另一种为乌鳢,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长江流域,又称“两湖生鱼”。杂交生鱼是乌鳢与斑鳢杂交繁育出的子一代杂交种。杂交生鱼肉嫩味美,营养丰富,畅销华南及港澳地区,生长速度快,耐低氧能力强,特别适合高密度高产养殖;可加工成冻鱼片、鱼糜和休闲小吃,皮可制革,适合进行深加工,利用价值非常高。杂交生鱼的产业化养殖前景广阔,养殖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生鱼养殖现状

中国的鳢科鱼类共有7个种,它们分别是乌鳢、斑鳢、月鳢、宽额鳢、纹鳢、线鳢和长身鳢。其中只有乌鳢是一个广布种,分布于全国各大水系,产量也最大,斑鳢、月鳢和宽额鳢仅分布在华南地区,包括台湾省和海南省;而纹鳢、线鳢和长身鳢则相当少见,分布区十分狭窄,仅见于云南省的怒江、澜沧江水系,经济价值小。人们习惯于将鳢科鱼类通称为乌鱼、黑鱼(北方和华东地区)、才鱼(湖北、湖南)、生鱼、木鱼(广东、香港地区)、乌棒(西南地区),此外还有斑鱼、孝鱼、蛇头鱼、文鱼等地方名。
乌鳢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无论是湖泊、水库、河川、溪沟、塘堰还是水田、渠道,甚至连一般鱼类难以生存的沼泽、积水潭、洼凼等都能生长、繁衍。它们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符合“头年鱼种、二年成鱼”的生产要求。乌鳢的含肉率高,又无肌间细刺,是老少皆宜的鱼品之一。据测定,每100克鲜鱼肉中,含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糖1.2克,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据医籍记载,乌鳢还有去瘀活血、滋补壮阳、收肌生津、怯寒调养等药理作用,在东南亚及中国两广、港澳台地区一向被视作佳肴兼补品,故而身价不凡。此外,与其他鱼类不同,乌鳢离水后不易死亡,死后肌体也不易腐败变质,所以更便于长途运输与加工。

生鱼水质管理

经常调节水质,防止水质恶化。高密度养殖会产生大量粪便,如不换水将造成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大大增加,水体溶氧含量减少,影响生鱼食欲,出现生鱼吐料现象,从而影响生鱼生长,且容易孳生各种病菌。因此,要经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恶化。同时也可以加入微生态制剂来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生鱼鱼苗投放时间

鱼种投放放养时间多集中在4~7月份。放苗前,先放20~30尾试水,以观察水体药性是否消失。放养规格要整齐,鱼种健壮,无伤病,过筛后按大小规格分塘饲养。放苗量视放养规格及养殖模式而定。一般全长3 cm规格的鱼种每667 m2放7 000~10 000尾,全长10 cm鱼种每667 m2放5 000~6 000尾。若水质良好,饲养经验丰富,则可以适当提高放养密度;反之,则应该降低放养量。

生鱼循环养殖

鱼种投放放养时间多集中在4~7月份。放苗前,先放20~30尾试水,以观察水体药性是否消失。放养规格要整齐,鱼种健壮,无伤病,过筛后按大小规格分塘饲养。放苗量视放养规格及养殖模式而定。一般全长3 cm规格的鱼种每667 m2放7 000~10 000尾,全长10 cm鱼种每667 m2放5 000~6 000尾。若水质良好,饲养经验丰富,则可以适当提高放养密度;反之,则应该降低放养量。

生鱼池塘要求

生鱼精养池以土池为好,因土池的造价低且适合生鱼的生活习性,同时也便于调节水质。水面大小均可,但是水面太小则水质易变坏,难于调节;太大则容易造成生鱼苗摄食不均,驯食困难,难于管理。因此,精养塘一般2 001~6 670 m2为宜,水深1.5 m以上,池底有10~15 cm淤泥,鱼池四周环境安静,排灌方便。种鱼下池前,要将鱼池彻底排干晒底,用生石灰和茶粕清塘消毒,池水p H值要求为7.8~8.5,透明度为30~40 cm。

生鱼经济价值

生鱼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产量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生鱼的地方名有:黑鱼、财鱼、乌棒、斑鱼、蛇头鱼、孝鱼、默头鱼等。生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
生鱼骨刺少,可食率63%。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在两广和港澳地区,生鱼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和体虚者的滋补珍品。广东驰名的“生鱼葛菜汤”甚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生鱼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运输方便,近年来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外贸易的需要,生鱼渐成为产销两旺的特种养殖品种,生鱼的养殖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生鱼生长条件

生鱼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自然界生鱼主要以小鱼、虾、蛙、和蝌蚪、水生昆虫及其它水生动物为食。因鱼体大小和栖息环境的不同,其摄食的食物种类也不同。鱼苗期主要以桡足类、枝角类和摇蚊幼虫为食,当体长达3厘米以上时,转向以水生昆虫为主,也吃一些小型鱼虾,当体长达8厘米以上时,则以鱼虾为主要摄食对象。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鱼体的长大,当食物不足或规格大小相差悬殊时,生鱼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养殖生鱼要注意放养规格一致,尤其种苗培育阶段,应根据大小实行多级分养。在自然条件下,2龄前为生鱼体长加速生长阶段,生长旺盛,2龄后进入性成熟阶段,鱼体增长速度减慢。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使用膨化饲料投喂,夏季高温时节养殖4个月后,斑鳢(港种)可达1.0~1.2斤,杂交种养殖3个月可达2斤。

生鱼病害防治

生鱼的养殖是一个集约化、高密度的生产过程,与野生自然环境下相差很大,所以这就大大增加了鱼种感染各种各样疾病的可能。一旦发病,很容易使病情扩散,即使采取治疗措施,花费往往很高而结果也未必理想,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在生鱼养殖过程的病害防治,应注重于“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鱼的发病,是鱼体、病原体、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下,鱼体抵抗力在这种环境中不足以抗衡病原体毒力而形成鱼体患病的。了解到这一点,对于生鱼的病害防治,可从改良环境、增强生鱼抵抗力、减弱病原体三方面来着手。
(一)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自身抗病能力。
主要是合理放养,适量投喂,保证饲料质量,加强日常养殖管理。
(二)改善生态环境
保持水质干净清新及各理化因子的稳定性,定期杀虫消毒,定期更换新水,泼洒净水剂或光合细菌,保持水环境的稳定性。
(三)药物防治
用药物来抑制和杀灭鱼体和水环境中的病原体,降低其毒力。
常见的生鱼病害有:
车轮虫病
1. 1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乌鳢的鱼苗鱼种阶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以4~7月较流行,适宜温度20~28℃。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下雨等情况易于发病。
1. 2 症状
病鱼粘液增多,鱼体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游动缓慢,鱼体消瘦,呼吸困难而死。
1. 3 防治
⑴苗种分塘,转池,越冬时用8PPM的硫酸铜溶液浸洗10~15分钟。
⑵0.7PPM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遍洒。
⑶毒虫一号0.1PPM全池泼洒。
⑷每亩用苦楝树20~30公斤煮水泼洒,连用2天。
出血病
2. 1 流行情况
出血病是乌鳢鱼种培育阶段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易引起成批死亡。每年的6~9月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流行适宜的水温为27~30℃。由于放养密度过高,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等原因,常会导致此病的暴发。
2. 2 症状
病鱼鳍基、腹部、尾部等处有出血斑,鱼体暗黑而消瘦,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呈鲜红色,、腮丝发白,即呈“白腮”现象,肠内无食,肠壁充血。
2. 3 防治方法
⑴提高水位,增加换水次数,增加红虫等喜食饲料的投喂。
⑵博灭0.5~1PPM+硫酸铜0.3PPM全塘泼洒,并拌喂不溶性氟哌酸原粉5克/公斤料,连喂3~5天。
⑶呋喃西林原粉2~3PPM全塘泼洒。
⑷百杀迪0.2~0.3PPM全塘泼洒,并拌喂利福平原粉4克/公斤料,连喂3天。
白皮病(烂身病)
3. 1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乌鳢的夏花鱼种,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尤其是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水质恶化,特别是放了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病原菌更易滋生和繁殖,鱼体容易感染此病。死亡率高,可达50%以上;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只有2~3天的时间。
3. 2 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严重时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游动不平衡,头部向下,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直至死亡。
3. 3 防治方法
⑴定期充换新水或泼洒生石灰、养殖宝、亚硝酸盐降解剂、海中宝等药物调节水质,以保持水质爽洁。
⑵二氧化氯或强氯精0.3PPM全池泼洒,连用2天,第二天起用红霉素原粉3~5克/公斤料内服,每天2次,连用5天。
⑶五倍子4~5PPM+红霉素3PPM溶水全塘泼洒,隔日再用一次。
⑷大黄粉3PPM煮水+硫酸铜全塘泼水,并拌喂溃疡平或鱼夫宝,3~5天为一疗程。
水霉病
4. 1流行情况
主要发生在乌鳢受精卵的孵化阶段和鱼种阶段,由于水环境不良或气温低(15~20℃),特别在阴雨天,突然感染引起,可造成受精卵大批死亡。
4. 2 症状
菌丝进入卵膜内或进入受伤鱼的肌肉内,丛生大量外菌丝,外菌丝呈放射状。
4. 3 防治方法
⑴严格用药物消毒孵化池和池塘,保持水体清新,水温低的季节做好防虫、防冻伤鱼的工作。
⑵转塘,放苗,以及越冬期间,严格消毒处理,避免因外伤或冻伤导致伤口感染真菌从而引发水霉病。
肝胆坏死病
5. 1 流行情况
此病流行于每年的6~11月份高温季节,为严重危害生鱼养殖的疾病之一,由于水体亚硝酸盐太高,或长期过量投喂,常会导致此病的暴发。
5. 2 症状
病鱼体软无力,游动缓慢,常常靠在岸边,解剖内脏可见肝脏变黄或变白,表面分布有白色或绿色或黑色的脓点,肝脏肥大,部分病鱼胆汁变清。部分严重的病鱼肠道有充血的现象。
5. 3 防治方法
⑴用药之前先调水,可用海中宝和亚硝酸盐降解剂降低水中的毒性和亚硝酸盐。
⑵百杀迪0.2~0.3PPM全塘泼洒,连用2天,并拌喂氟哌酸原粉4~6克/公斤料,一天两次,连喂3~5天为一疗程。
⑶强毒净0.8~1PPM+硫酸铜0.5PPM全塘泼洒,隔一天再用一次,并拌喂抗生素,连用3~5天。
⑷桂花博士0.5~0.8PPM+呋喃唑酮1PPM泼水(现呋喃唑酮未水产禁用药)。
小瓜虫病
6. 1 流行情况
此病流行于春、秋季。对乌鳢的年龄无严格的选择性。小瓜虫病借助于胞囊及幼虫传播,刚孵化出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逐渐减弱,水温15~20℃侵袭力最强。
6. 2 症状
病鱼皮肤、鳍条或鳃瓣上可见布满了白色小点状的囊泡,病情严重时鱼体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病鱼游动迟缓,漂浮水面,鱼体不断与其它物体摩擦,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6. 3 防治
小瓜虫暂无有效治疗药物,若水温在25°C以上,会自行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