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肉松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名
    肉松
  • 外文名
    DriedMeatFloss
  • 别称
    肉绒、肉酥
  • 主要原料
    牛肉,羊肉,猪肉,鸡肉,鱼肉
  • 是否含防腐剂
  • 主要营养成分
    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 主要食用功效
    补充能量
  • 适宜人群
    长途跋涉,露营,不方便做饭
  • 储藏方法
    干燥处
肉松或称肉绒、肉酥。肉松是将肉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它适宜保存,并便于携带。从蒙古帝国早期,成吉思汗驰骋欧亚作战时的干粮就是肉松和奶粉。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的记述,蒙古骑兵曾携带过一种肉松食品。肉松制作简单无需“秀润加工”,蒙古早期便已完善。清朝的前身大金并无肉松传说,而后金清朝被蒙古饮食影响,随之纳为己用。

分类

按加工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肉粉松、油酥肉松、太仓式肉松。
按产地不同可分为:福建肉松、太仓肉松、如皋肉松、上海猪肉松、温州肉松…。

肉松肉粉松

加工工艺是用畜禽瘦肉为主要原料、经煮制、撇油、绞碎、调味、收汤、炒松再用食用油脂和适量面粉炒制成颗粒状的肉制品。肉粉松在福建和天津一带产量较大。

肉松油酥肉松

加工工艺是用畜、禽瘦肉为原料,经煮制、撇油、
调味、收汤、炒松后再加入食用油炒制成颗粒状或短纤维状的肉制品。油酥肉松以福建产的最有名,特点是纤维较短、很酥,吃起来很容易化、口味好。特点:油酥肉松和肉粉松形态呈疏松颗粒状或纤维状,无焦头,无糖块,色泽呈棕褐色或黄褐色,色泽均匀,有光泽。滋味浓郁鲜美,甜咸适中,具有酥甜特色,油而不腻,香味纯正,无不良气味,无杂质。

肉松太仓肉松

加工工艺为以畜禽肉为原料,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搓松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的肉制品。比较有名的太仓式肉松有太仓肉松、如皋肉松,上海快乐牌肉松等,特点是纤维长。
特点:太仓式肉松形态呈絮状,纤维柔软蓬松,允许少量结头无焦头,色泽呈均匀金黄色或淡黄色,稍有光泽。滋味浓郁鲜美,甜咸适中、香味纯正、无不良气味,无杂质。
太仓肉松对原料的要求是四个字:绝对新鲜。一头猪从屠宰到下锅,要严格控制在4小时之内,而且选用的是只需4个月就长大的太湖猪。正宗的太仓肉松和市面上“太仓式”肉松的区别,在肉质的新鲜与否上大有文章。
相关荣誉早在1915年,太仓肉松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甲级奖,1991年又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然而,市场上冒名顶替的“太仓式”肉松太多,只有到太仓,才能真正品尝到货真价实的“太仓肉松”。太仓牌肉松曾在92年、93年、94年三次蝉联江苏省著名商标;1984年、1988年连续被我国商业部评为优质食品;1988年又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优质保健产品金鹤杯;1999年被《人民日报市场报(江南市场版)》与江苏省质量管理协会评为“用户评价满意商品金奖”;2000年被江苏省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评为“江苏市场用户满意产品”。

肉松如皋肉松

相关历史:如皋肉松的生产始于1914年,建国后由如皋肉联厂生产。原为“太仓式”肉松,由于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研制最佳配料配方,已形成了如皋自己特有的风味。
相关荣誉:1982年起“金梅牌”肉松连续被评为商业部名特优质产品;1985年在巴黎荣获国际美食学会与旅游观光委员会授予的金质荣誉奖章,这是我国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枚肉食品金牌;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1992年“如皋牌”肉松获香港国际仪器博览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