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粉丝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名
    粉丝
  • 外文名
    Silknoodles
  • 别称
    细粉,粉条丝,冬粉,春雨
  • 主要原料
    绿豆淀粉,玉米淀粉,红薯淀粉
  • 是否含防腐剂
  •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
  • 主要食用功效
    调五脏,利湿热
  •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
  • 副作用
    体寒者少食
  • 储藏方法
    置于阴凉干燥处
  • 产地
    山东
粉丝是中国常见的食品之一,是一种用绿豆、红薯淀粉等做成的丝状食品,故名粉丝。往往又叫做粉条丝、冬粉(主要在台湾),朝鲜半岛称唐面,越南称面。最好的粉丝是以绿豆制成,也可由玉米淀粉或者地瓜淀粉制作,但品质不如绿豆粉丝,因绿豆中的直链淀粉最多,煮时不易烂,口感最为滑腻。类似细面条状,干燥后贩卖,食用前最好先泡水让它柔软,粉丝的直径一般在0.5毫米左右,这也是它有“丝”之名的由来。

食品分类

粉丝品种繁多,如绿豆粉丝、豌豆粉丝、蚕豆粉丝、魔芋粉丝,更多的是淀粉制的粉丝,如红薯粉丝,甘薯粉丝、土豆粉丝等。粉丝按其开联有粗、细、圆、扁及方状及片状等多种,按其主要用料又有豆类、薯类、苕类的不同。根据各地的制法差异政治家不同的叫法,有的叫粉丝,有的叫粉条,还有的叫凉粉,冬粉等名称,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制法相差不多。除大豆以外的豆类淀粉均可制作粉丝,但以绿豆淀粉制品为最佳。
粉丝是淀粉的线状制品,分干湿两种。湿粉丝在当地鲜销,干粉丝经水发后食用,多用作凉拌或做汤,荤素皆宜。粉丝与粉条性味相同,就是有粗细之别罢了,明代以前统称为粉条。其区别标准是凡直径大于0.7毫米的为丝条,小的为粉丝。

粉丝加工问题

1.粉丝色泽灰暗
原因:红薯经打浆分离沉淀得到的淀粉, 通常叫毛粉。毛粉含杂质、酚类物质, 色素多, 呈灰白色, 其中的酚类物质极易氧化褐变, 制成粉丝后必然发黑。
解决办法:精制淀粉。将毛粉加水2~3倍, 搅动, 加入适量的薯类淀粉脱色剂, 约20分钟后, 再用120目尼龙网筛过滤。滤出液经4~6小时沉淀后, 去掉上层清水后, 再加水搅拌, 再沉淀。如此3次, 即可达到脱色与净化目的。
2. 粉丝并条多, 开粉困难
原因:和面太稀、出粉后冷却速度太慢, 加芡过多, 都会使粉条黏结而导致并条多、开条难现象。
解决办法:和面时加水、加芡的量要适当。每100公斤干淀粉加入水和芡的总量以不超过90公斤为宜, 用电风扇或鼓风机对准粉丝机的出粉口吹风, 以加速冷却。如生产直径大于1毫米的银丝粉, 应适量加入粉丝品质改良剂 (开粉剂) 。
3. 粉丝下锅浑汤、断条 (无筋力)
原因:通常是和面太稀, 或糊化时温度太低、未熟透所致。另外, 淀粉质量太差或脱色过度, 也可导致粉丝浑汤、断条。
解决办法:除了要掌握和面干湿适度和提高糊化时温度外, 和面时还可按干淀粉重的10%掺入豌豆淀粉, 以增强筋力。打芡时最好用绿豆、豌豆淀粉, 也可按干淀粉重的0.3%~0.5%加入海藻酸钠琼脂或魔芋精粉。前两种应煮化后当作芡加入, 魔芋精粉则可在和面时直接加入。
4. 粉丝表面起球, 不光洁
原因:糊化时温度过高, 粉丝出机后遇冷迅速收缩时不均衡, 形成一节大一节小的念珠状, 不平滑。和面太干、水分太少会加剧此种现象。
解决办法:降低粉丝机夹层水流的温度, 减少粉丝出机前后的温差。面团的总含水量应控制在45%~50%之间。
原因:出粉时未熟透、出粉后未冷透就晒、晒得过干及长期堆置不包装, 都会导致粉丝酥脆, 造成在储运过程中的损失。
解决办法:除针对原因采取措施外, 还可在和面时按干淀粉重量的0.1%加入焦磷酸钠, 以保持水分;也可加入0.1%~0.5%的食盐, 让其自然吸潮。

食品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餐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知名品牌

中国南北方都有粉丝的生产,著名的品牌有“龙口粉丝”和安徽阜南苗集镇生产的“张古牌传统农家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