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河蟹 介绍

河蟹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河蟹养殖方式主要有围网养殖、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3种养殖方式都涉及到不同水域的栖息地。围网养殖会直接破坏湖泊沿岸栖息地, 同时间接破坏非围网区底栖生物及其栖息地。河蟹的池塘养殖主要建造于沿湖区, 破坏了大量的滨湖湿地。在全国湖泊围网养殖严格控制后, 大部分河蟹养殖转向环湖地区的原有池塘或新挖池塘, 并没有减轻对原有湖泊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稻田养蟹是否符合生态养殖的标准也需要进一步探讨。稻田养蟹提高了系统中的水稻和蟹类产量, 但是减少了其他生物的栖息地, 尽管这些栖息地的价值并不大。另外稻田养殖中由于混养河蟹, 水位一直保持一定高度, 难以实现传统意义上的烤田过程。经过烤田的稻田, 甲烷的排放量较低。稻田养蟹情况下, 甲烷排放情况是减少还是增加有待进一步研究。
河蟹幼蟹培育阶段需要喜旱莲子草 (水花生) 作为栖息地, 间接地促进这些外来物种的泛滥。研究表明, 碎裂化的喜旱莲子草更易于传播和生长。喜旱莲子草大量在河道两岸浅水区生长, 导致原生的沉水植物破坏, 这可能是我国河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河蟹喜欢摄食螺类,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要投放大量螺类。湖泊中捕捞螺类多采用吸螺蚬的泵, 这种作业方式对底栖生物和底质的搅动很大。河道中捕捞螺类是采用切割法进行, 螺类栖息于茂密的水草中, 难以捕捞, 所以直接切割这些水草, 拖取后分离螺类。这对沉水植被, 尤其是螺类喜欢栖居的苦草植被带来毁灭性的破坏。而沉水植物对水湖泊和河流生态的健康至关重要是众所周知的。
另外沿海的河蟹土池育苗要占用大量的沿海湿地资源。养殖户纷纷建立大量工厂化育苗场等沿海建筑工程, 在没有高额利润时, 这些育苗场房是荒废的。河蟹工厂化育苗时基本上是直接排放污水的, 大量富营养的污水将对相邻海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人工配制海水的任意排放也会导致育苗场周边土壤盐渍化。
在河蟹池塘养殖过程中, 为追求养殖效益, 往往投放大量的饵料。过剩的饵料 (以小杂鱼为主) 和颗粒饲料 (以玉米、小麦为主) 等营养物质以溶解态和非溶解态直接进入水体, 前者最终表现为水体中某些环境因子含量的增加, 另一部分在池塘底泥沉积下来, 再通过底泥的释放进入水体, 大大增加了水体的营养成分氮 (N) 、磷 (P) 等环境因子的含量。河蟹池塘养殖中多采用种植高密度的水草来进行生态养殖, 以提供蟹类栖息地及处理水质。但在夏天高温或阴雨天, 这些水草将消耗大量的氧气, 为了保证充足的氧气含量, 河蟹池塘养殖中经常进行大换水, 尤其是高温季节基本上每晚都要大排大进, 这样大量营养物质将排放到外界河流或湖泊中。而湖泊的河蟹围网养殖直接污染水体, 会导致网围区底质积累越来越厚。
河蟹养殖中疾病时有发生, 养殖中也经常使用调水的药品和防病、治病的药物。由于养殖中经常排水, 更易造成这些有毒物质的向外界水体的扩散。
水产养殖主要在沿湖地区或沿河区域, 这些区域往往是重要的水源地。河蟹养殖多采用大进大排的粗放式养殖, 严重污染当地水源。
经过多年发展, 作为主要河蟹产卵场的长江口, 河蟹种群的种质状况严重下降, 表现为成体规格明显偏小。研究表明, 采用长江口的蟹苗培养的成蟹和人工育苗培养的相比在规格上并不占优势。这可能和河蟹大规模养殖后, 南北来源的不同河蟹种质混乱所致, 或由于小规格河蟹更易于逃逸所致。在河蟹育苗生产中, 小规格亲体更易于较长时间存活, 价格也较便宜, 所以生产中较多选择小规格亲体, 导致人工繁殖后代种质越来越差。高淳地区采用培育大规格蟹种, 提早放养、早捕的养殖模式。虽然大规格的河蟹非常多, 但由于过早完成成熟过程, 这些亲体留到第二年的5月份进行成功育苗的可能性较小。尤其是土池育苗技术成熟后, 大规模、低成本苗种培育变成可能, 很多育苗场为了降低成本, 往往以偏低规格的亲体进行苗种培育。而在大规格河蟹价格高攀的情况下, 选择的亲体规格将更小。
河蟹养殖过程中, 要投放螺类和大量的鱼类。这些鱼类主要是湖泊、河道和海洋中渔获中的小型鱼类, 且主要是幼鱼为主。这促进了对湖泊、河道、海洋天然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天然河道中电捕频率非常频繁, 过去电捕主要捕捞大规格的鱼, 用于人的消费, 所有规格都有利可寻, 造成严重的酷鱼滥捕。同时这些动物蛋白并不能有效被河蟹利用, 很多都被浪费。随着鱼粉价格上升, 对天然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趋势越演越烈, 当前必需解决河蟹替代的饲料源。而利用珍贵的海水渔业资源的高蛋白换取少量的蟹类蛋白是不合算的。
河蟹育苗生产中, 过去多采用丰年虫, 都以从沿海盐场或近海水体中大量捕捞桡足类, 进行冰冻贮存, 供苗种生产时使用。这些桡足类本应该是海洋中天然渔业资源的重要饵料, 这间接破坏了原本就很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