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扇贝属Pecten
  • 动物界
  • 拉丁学名
    PatinopectenyessoensisJay
  • 异柱目Anisomyaria
  • 引入路径
    有意引进,用于养殖目的的引种
  • 种群建立状况
    已建立种群
  • 别称
    夏威夷贝,夏夷贝
  • 生态类群
    水生无脊椎动物
  • 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 中文学名
    虾夷扇贝
  • 二名法
    Patinopectenyessoensis
  • 扇贝科Pectinidae
  • 英文名
    GiantEzoScallop
  •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隶属于软体动物(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柱目(Anisomyaria),扇贝科(Pectinidae),扇贝属(Pecten)。是一种冷水性贝类,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俄罗斯千岛群岛的南部水域及朝鲜附近。

营养环境条件

虾夷扇贝为滤食性贝类,杂食性,摄食细小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细菌及有机碎屑等。其中浮游植物以鬼藻类为主,鞭毛藻及其他藻类为次。浮游动物中有桡足类、无脊椎动物的幼虫等。虾夷扇贝对食料的性质无严格地选择性,其选择一般依赖于浮游动物的大小和生物的形态,只要大小合适,易被滤食,不管什么种类都可以被食用。虾夷扇贝为冷水性贝类,分布于底质坚硬、淤沙少的海底。自然分布水深6-60m,生长温度范围5-20摄氏度,15摄氏度左右为最适宜生长温度,低于5摄氏度生长缓慢,到0摄氏度时运动急剧变慢直至停止;水温升高到23摄氏度时生活能力逐渐减弱,超过25摄氏度以后运动很快就会停滞。虾夷扇贝是高盐类种类,适宜盐度范围为24‰-40‰,盐度不低于24‰。

培养方法

将孵化池的自然海水温度调至 8-12℃,选取性状良好,性腺饱满,闭壳肌为橘红色的亲本虾夷扇贝,洗刷去壳上的污泥及各种附着物,根据性腺颜色辨别扇贝性别,将不同性别的虾夷扇贝在不同的孵化池中暂养。
关掉灯光,将雌雄亲本虾夷扇贝阴干60分钟。打开灯,加入12-15℃的过滤海水刺激使其产卵和产卵,待卵的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将雌贝取出,边搅拌边加精液在水体中分散均匀。精子过量容易导致水体腐败和胚胎畸形,一般一个卵周围有 2-4 个精子便可。受精力随产出的时间延长而降低,且水温越高,精卵的生命力越短,一般来说,在产卵后的 2-3 小时内受精率都很高。
扇贝的卵为沉性卵,受精后应进行充气,并经常搅拌水体以防止受精卵沉到水底而相互挤压而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孵化密度一般控制在 50-60 粒/ml,最高100~200 粒/ml。孵化期间不需要换水,要尽量保持水温恒定。
待胚胎发育至 D 形幼虫后,停止充气 1-2 小时,用 260 目或 300 目筛绢将上浮的 D 形幼虫转入到加入适温过滤海水的池中。幼虫的培育及附着参照常规方法,幼虫附着变态后进入幼贝培育阶段,幼贝以后放到海上进行常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