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法

羊蹄甲扦插

扦插繁殖是在3月~4月间,选择一年生健壮枝条剪成长10厘米~12厘米,并带有3个~4个节,插穗下部叶片剪去,仅留顶端两个叶片插入沙床中。插后及时喷水,用塑料膜覆盖。在气温18℃至25℃条件下,约10天可长出愈伤组织,50天左右便可生根、发芽。成活约1年后,苗木即可达1米左右,于翌春移栽于圃地培育。

羊蹄甲嫁接

嫁接繁殖是采用阔裂叶羊蹄甲、白花羊蹄甲、琼岛羊蹄甲等为砧木,进行高位芽接。嫁接的时期在春季4月~5月或秋季8月~9月苗木未抽新芽前进行。

羊蹄甲播种

9-10月收集成熟荚果,取出种子,埋于干沙中置阴凉处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播前进行种子处理,这样才做到苗齐苗壮。用60℃温水浸泡种子,水凉后继续泡3-5天;每天需要换凉水一次,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15℃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温水淋浇1-2次,待露白后播于苗床,2周可齐苗,出苗后适当间苗。4片真叶时可移植苗圃中,畦地以疏松肥沃的壤土为好;为便于管理,栽植实行宽窄行,宽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30-40厘米。幼苗期不耐寒,冬季需用塑料拱棚保护越冬。

羊蹄甲压条

生长季节都可进行,以春季3-4月较好。空中压条法可选1-2年生枝条,用利刀刻伤并环剥树皮1.5厘米左右,露出木质部,将生根粉液(按说明稀释)涂在刻伤部位上方3厘米左右。待干后用筒状塑料袋套在刻伤处,装满疏松园土,浇水后两头扎紧即可。一月后检查,如土过干可补水保湿,生根后剪下另植。
灌丛型树可选外围较细软、1-2年生枝条将基部刻伤,涂以生根粉液,急弯后埋入土中,上压砖石固定,顶梢可用棍支撑扶正。一般第二年3月分割另植。有些枝条当年不生根,可继续埋压,第二年可生根。

主要价值

羊蹄甲园林

许多品种可作行道树或绿化树。世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于庭园供观赏及作行道。

羊蹄甲药用

树、树皮、花和根供药用,为烫伤及脓疮的洗涤剂、嫩叶汁液或粉末可治咳嗽,但根皮剧毒,忌服。
羊蹄甲具有抗菌、 抗糖尿病、 镇痛、 抗炎、 抗腹泻、 抗癌和甲状腺切除后激素调节活性的作用。叶子提取物具有治疗溃疡的作用。在 '乙醇所致大鼠胃溃疡模型' 的动物实验得以证明。毒理实验中大鼠口服剂量5000 毫克/公斤没有发现中毒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