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价值

(《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柳叶蓼,又名:绵毛酸模叶蓼。
【附注】同属植物辣蓼、水蓼、假长尾蓼和本品的全草,在不同地区均作辣蓼入药。
【药理作用】辣蓼(品种未鉴定)煎剂20~60%对各种痢疾杆菌于试管内均有抑制作用。新鲜或干燥辣蓼全草的流浸膏或煎剂涂于皮肤,能预防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尾蚴。
【性味】辛,温。
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辣蓼草的药作价值在许多古代医药著作中早有介绍。《本草纲目》中记载:“辣蓼,辛,温。”《别录》中记载:“蓼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唐本草》中记载:“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治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浸脚捋之,消脚气肿。”《本草拾遗》中记载:“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转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痣;亦主小儿头疮。”《岭南采药录》中记载:“敷跌打,洗痣疥,止痒消肿。”而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辣蓼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止血、抗肿瘤、镇痛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总黄酮。
药用价值
【功用主治】消肿止痛。治肿疡,痢疾腹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性状】
性状鉴别 茎直径约至6mm;表面有紫红色斑点。叶上面中央常有黑褐色新月形斑,无毛或被稀白色绵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有腺点;托叶鞘无缘毛。圆锥花序,花密生;花被4裂,有腺点。气微,辛、辣。
以叶多、带花、味辛辣浓烈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①上表皮多列性非腺毛较多,长80-273μm;单细胞非腺毛较少,长约至1120μm,直径约7μm,基部常有一短细胞并生;腺毛较多,头部类圆形或椭圆形,4-15个细胞,直径27-36μm。②下表皮单细胞非腺毛众多,腺毛偶见。③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选方】治痢疾:辣蓼一把。晒干,浓煎温服。(性味以下出《江苏药材志》)
辣蓼草(水蓼)
特征及用途:一年生草木,高约半米,多分枝,节部膨大,茎红色或青绿色。叶互生,披针形,长5~7厘米,上面中肪两旁常有人字形黑纹,揉之辣味。花淡红色,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果小,熟时褐色,扁圆形或略呈三角形。喜生于湿地、路旁、沟边。夏秋采集。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可防治肠炎、烂鳃病。
用使方法:50公斤鱼每天用干草0.5公斤(鲜草1.5公斤),切碎用水煎煮,拌入饲料投喂,每日一次,连喂3~6天为一疗程。50公斤鱼或每万尾鱼种,每日用0.5~1公斤干粉拌饲料或制成颗粒药丸投喂,每日一次,投喂3~6天为一疗程。

成分研究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中草药研究的重视,作为传统中草药,辣蓼草有效成分的研究报道也较多。刘信平等人用GC/MS对辣蓼草水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进行了分析,分离并鉴定出了50个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7.84%),其主要挥发活性成分为:N-(2-乙胺)次乙亚胺、3,4,5,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3-己烯-1-醇等;姚祖凤等人也用GC/MS法对湘西辣蓼提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含高达52%的萜类化合物,主要为1-菲兰烯、姜烯、α-苎烯、β-石竹烯、α-蒎烯、γ-松油烯、香柠檬烯、律草烯、红没药烯等;张国英等人采用聚酰胺柱层析的方法,从江西宁都辣蓼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金丝桃苷、芦丁、斛皮素、异鼠李素、山萘酚,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辣蓼叶中的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方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鉴定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66 %。另外,罗杰等人用HPLC测定水辣蓼中芦丁的含量;赖东美等人用RP-HPLC法测定了辣蓼中没食子酸量。
因此,综合近年来有关辣蓼草研究的成果表明,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以黄酮类及萜类物质为主的活性物质,且具有种类多、含量丰富的特点。

相关频道: 辣蓼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