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米多,断面干时白色。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很少3叶轮生;叶片变异大,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长3-9 (-16) 厘米,宽2-7 (-14) 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常有3cm浅裂至3cm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幼苗时一般叶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叶腋内常有珠芽。
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8厘米,近直立,2-8个着生于叶腋,偶而呈圆锥状排列;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状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点;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卵形,较小;雄蕊6。雌花序为穗状花序,1-3个着生于叶腋。
蒴果不反折,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长1.2-2厘米,宽1.5-3厘米,外面有白粉;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或为栽培。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淮河以南(海拔150-850米)、江苏、浙江(450-1000米)、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北部西部、贵州、四川(700-500米)、甘肃东部(950-1100米)、陕西南部(350-1500米)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喜光,耐寒性差。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忌水涝。

本种提示

但根据 D. Prain et I. H. Burkill 的意见认为本种原产中国。

伪劣辨别

淮山药正品

毛山药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的纵沟,皱纹或平坦;两端不平齐,质坚实而脆,易断,断面白色,颗粒状,粉性强。气无、味淡微酸,嚼之发粘。光山药呈圆柱形,条匀挺直,表面洁白,光滑,两端平齐。

淮山药伪品

(1)参薯:块茎变异较大,有圆柱形,圆锥形,球形,表面浅棕黄色至棕黄色,有纵皱纹,常有未去尽的外皮。质坚实,断面淡黄白色,粗糙,有裂隙。微土腥气。
(2)木薯:常用斜切片,外皮多除去,切断面乳白色,粉性,近边缘外可见形成层环纹,中央部位有的可见放射状管群,有的有裂隙,味淡,嚼之有纤维性。
(3)番薯:呈类圆形斜切片。切面白色或淡黄白色,粉性,可见淡黄棕色的筋脉点或线纹。近皮部可见一圈淡黄棕色的环纹。质柔软,具弹性,手弯成弧状而不折断。具甘薯的清香气,味甘甜。
(4)山薯:呈类圆形,椭圆形块片。外表残存浅黄色斑块,具凹凸纹及纵条纹,切面白色。
(5)脚板山药:块茎呈脚板状或不规则团块。表面残留未去净的棕黄色栓皮,凹凸不平。质坚体重,断面粉质,白色。味淡而微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