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醉蟹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名
    醉蟹
  • 主要食材
    螃蟹
  • 分类
    小吃
  • 口味
    咸鲜
醉蟹是江苏兴化市的传统名菜,也是江南地区普遍流行的美味佳肴。以螃蟹为制作原料,加以米酒香料精盐等醉制而成,口味咸鲜适中。特点:芳香无腥,蟹味鲜美 。

菜品特色

醉蟹 :Liquor-Soaked Crabs醉蟹为江苏兴化市的传统名产,历史悠久。因最早制作此蟹的童氏家族居住在中庄,故人称“中庄醉蟹”。这种醉蟹,色如鲜蟹,放在盘中,栩栩如生;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酒香浓郁,香中带甜,营养丰富。
“醉蟹”是在此基础上改良而成,经选蟹、养蟹、制 卤、浸泡、酸制等工序精制,讲究制作周期、食用时期。具有清香肉活、味鲜吊舌的特点。

历史文化

醉蟹起源

据有关史料记载,兴化中堡庄的童氏家族,祖籍江南宁国府宣城县童家寨(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元代前迁居平江府(今苏州),明洪武二年(1369),童乐家族由苏州阊门迁至兴化中堡庄定居,成为中堡童乐家族第一世始迁祖。原本从事花木栽培、管理和擅长裱画技艺的童氏第二代族人,发现中堡庄前湖及周围河流不但水面辽阔,而且水质清纯,每年重阳节后都出产大宗肥美的青壳大蟹。但由于鲜活螃蟹销路不广,积压较多,渔民蒙受较大损失。于是童氏在操办本行当的同时,走南闯北,也做起了买卖鲜活螃蟹的生意。同时在经营活蟹的过程中,为了使卖剩的螃蟹延长保质期,减少损失,参照制作醉螺、醉虾的方法,用自制糯米浆酒及其它配料制作醉螃蟹,意外地形成了新的产品,很受市场欢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前后,中堡童氏第二代传人创立“童德大”醉蟹加工作坊,从而成为“中庄醉蟹”的创始人。

醉蟹荣誉

上世纪初,“童德大”生产加工的中庄醉蟹在镇江等地举办的江苏省物品展览会上屡获一等金奖。  1915年,时任国民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的张謇又将“童德大”牌中庄醉蟹推荐到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再获殊荣,赢得了食品类金奖。与此同时荣获金奖的还有贵州省遵义县茅台镇生产的“茅台”酒。  改革开放以后,中堡的养蟹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全镇已有一百多家醉蟹加工作坊。鲜活蟹和醉蟹的销售已成为中堡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1984年,“童德大”牌中庄醉蟹在全国乡镇企业赴京展销会上荣获“江苏名优产品”光荣称号。1997年,“童德大”中庄醉蟹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醉蟹现状

“童德大”已传至第18代传人童顺华及19代传人童钢,并创立‘中庄童德大商贸(北京)有限公司,其不但继承了老字号“童德大”的传统制作工艺和配料,而且还有创新;现仍健在的“童德大”第17代传人童友德的遗孀、92岁的朱淑英老人居住的位于中堡镇中心夹河西侧的两间砖木结构的明代作坊建筑,即是“童德大”醉蟹作坊遗址。它和《兴化县续志》卷四、《实业志·物产》上的“中庄醉蟹……屡次苏省物品展览会均得一等奖章,行销最广,颇享盛名”的记载一起,而成为具有600多年悠久历史的“童德大”中庄醉蟹的历史佐证!

适合人群

螃蟹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跌打损伤、筋断骨碎、瘀血肿痛、产妇胎盘残留、孕妇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为好;
2. 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风寒感冒未愈、宿患风疾、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
3. 月经过多、痛经、怀孕妇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