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肉介绍

小苏肉是苏轼(即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发明的。因为苏辙在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和北宋的“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中被称为“小苏”,故有此名。
话说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七月,苏轼携全家乘船出京(今河南开封),到陈州(今河南淮阳),与弟弟苏辙一家相聚,70多天后的九月初,兄弟二人离陈赴颍州(今安徽阜阳),一同看望致仕(退休)居颍的恩师欧阳修。欧阳修是苏轼、苏辙的恩师,他的第三个儿子与苏轼还是儿女亲家,两家关系非同一般。所以苏轼弟兄二人也不见外,在颍州一住就是20多天。当时的颍州,是吕公著任知州,还有许多著名的文人汇集在这里。所以苏轼兄弟除了在颍州西湖游玩,吟诗作赋,以文会友以外,有时间就研究烹饪艺术。
在中国历史上,苏东坡是文学家中著名的烹饪高手,他的拿手好菜就是非常有名、流传千古的“东坡肉”和“东坡肘子”。东坡肉是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发明的。黄州猪多肉贱,穷人吃得起,但不会做。东坡教当地百姓把肉略作加工入味,小火慢炖两三个时辰后食用(东坡肘子制法略同),肉酥味厚,在难得动物性脂肪的古代,的确是上好的美味。但是,黄州的猪大都是散养的,脂肪不多,适于这样制作;而颍州人口众多,喂猪不能散养,多用粮食、圈养,脂肪堆积特厚,所以虽然同样做法,颍州的猪肉就显得过于肥腻。再加上欧阳修自青年时代就患有消渴(糖尿病),对于油腻的东西不感兴趣,如果天天吃东坡肉、东坡肘子,再好的味道也不能容纳,慢慢的就不肯下箸了。而苏辙虽与哥哥最亲,文章志趣都非常一致,唯独饮食口味上与哥哥迥异其趣,对东坡肉之类浓香重味的菜肴也是敬而远之,每次吃起来也都是点到为止。
苏辙理解老师的心情,他也想和哥哥一样,为恩师做几个好菜。但颍州这里虽然鱼、蟹都极其肥美便宜(欧阳修的诗文中多次提到),但无法做出味道醇厚的菜肴。偏巧那一天爷儿仨酒兴上来,厨房里却只有一块五花肉,再按苏东坡的烹饪方法一是来不及,二是大家也都吃腻了。于是苏辙灵机一动,说:“我给恩师做一个别致的菜吧。”于是他把这块五花肉切成片儿,用盐稍腌,然后拌上小麦面,揉匀,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于是,一大盘香喷喷的油炸肉上了桌。欧阳修、苏轼一尝,哎呀,又香又酥,味道好极了!于是大家风卷残云般把炸肉吃了个精光,一点都没有剩下。东坡说:“想不到子由还有这一手!这道美味,也该有个名字才是。”苏辙谦逊地说:“那就请恩师赐个名吧!”欧阳修略一思索,微笑道:“这个菜又香又酥,你又姓苏,难得尊姓与这菜的口味如此吻合,既然当代文人都称你为‘小苏’,干脆,咱们就叫他‘小苏肉’吧!”苏轼兄弟一听,拍案叫绝!苏辙连忙谢过欧公。从此“小苏肉”伴随着欧公赐的这个名字,流传至今。
因为小苏肉是在颍州(阜阳)发明的,所以,阜阳人(包括周边各县)几乎家家都会做这道菜,历经近千年而不衰。而在苏辙没有去过的地方,有的人连小苏肉这个名字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会做了。
后来,苏辙到过许多地方任职,都把小苏肉的制法带到当地。由于他在现在的河南省任职时间较多,尤其在京师(开封)任职时间最长,并且退休后定居在许州(今河南许昌),所以今豫东一带也都普遍会制作小苏肉。再后来,北宋灭亡,宋皇室偏安于杭州,许多达官贵族、皇室裔胄随之南迁,又把小苏肉的制法传到了江浙一带。
小苏肉既可以现炸现吃,也可以烩汤、作火锅主料。浙江人还发明了蒸制的吃法,就是把炸好的小苏肉加上冬笋、黄花等山珍略炒,兑少许水烧开,盛放碗中,隔水蒸透,即可食用。这种做法使素菜有了肉味,却一点也不腻人,还有一点爽滑的感觉,十分鲜香可口。
当然,苏辙的主要精力和贡献在文学方面,不在烹饪上,他也不会把发明小苏肉作为自己的功劳。但是,历史并没有忘记这位烹饪高手,所以至今在饮食业界,无论知不知道这个故事,人们在写这道菜名的时候,都会写成“小酥肉”,而不是写成“小苏肉”。

小苏肉做法

1.猪肉洗净后切成3厘米大小的片,肉片的厚度不要超过1厘米,放入盐5克,用手抓匀,腌制10分钟。鸡蛋放入碗中打散;
2.油锅用中火加热到4成热,将切好的猪肉放入到鸡蛋液体中,使其均匀的裹上一层鸡蛋液;
3.然后将裹好的猪肉依次放入油锅中,保持中小火,慢慢炸至表面变黄然后捞出;
4.直到所有肉都炸好后,用大火再次加热锅中的油,直到7成热,锅开始有油烟升起后,放入之前炸好的酥肉,复炸一次,看到表面变得焦黄即可捞出;
5.锅中不需要加油,放入炸好的酥肉,依次放入葱、姜、八角、桂皮、酱油、白糖、盐,加入高汤(或者清水),没过肉的1/2处即可,大火将汤汁烧开后,加盖用中小火慢慢炖半小时,直到酥肉软烂,汤汁变浓即可,出锅后可以撒上适量白胡椒和香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