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中文名
    花生酱
  • 外文名
    peanutbutter
  • 主要原料
    优质花生米
  • 是否含防腐剂
  •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矿物质
  • 主要食用功效
    扶正补虚,润肺化痰
  •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脾弱便溏者、高脂血症患者、跌打瘀肿者、胆囊切除者不宜吃。
  • 储藏方法
    用清洁容器盛装,存于阴凉、干燥、清洁处
花生酱,是花生油提取前的产物。花生酱的色泽为黄褐色,质地细腻,味美,具有花生固有的浓郁香气,不发霉,不生虫。一般用作拌面条、馒头、面包或凉拌菜等的调味品,也是作甜饼、甜包子等馅心配料。花生酱以优质花生米等为原料加工制成,成品为硬韧的泥状,有浓郁炒花生香味。优质花生酱一般为浅米黄色,品质细腻,香气浓郁,无杂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弱便溏者、高脂血症患者、跌打瘀肿者、胆囊切除者不宜吃。

分类

根据口味不同,花生酱分为甜、咸两种,是颇具营养价值的佐餐食品,在西餐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一般分为幼滑及粗粒两种,粗粒装是在制作好的花生酱中再加入花生颗粒,以增加其口感,另外亦有加入蜜糖、巧克力等做成不同口味,但不常见。

新型花生酱的研究情况

针对花生酱的健康问题及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对于花生酱的健康问题,主要研发的新型花生酱分为低脂型、维生素型、高蛋白型花生酱及其他类型花生酱,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主要研发的新型花生酱为稳定型花生酱。

花生酱低脂型花生酱

毛丽萍等对传统花生酱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良,加入了冷榨工艺,榨出60%以上的油脂,制得花生酱的粗脂肪仅有9.2%。2011年邵悦等将花生低温榨油后的榨饼超微粉碎,得到脱脂花生粉,脱脂花生粉经高温处理,料液比1:2.5(V:V),以1%单甘脂为稳定剂,再辅以适量的食盐、糖等调味料及香料,成品花生酱脂肪含量为8.37%。Lima等将商品花生粉(12%脂肪)与水(30%,m:m)混合,在双滚筒干燥器中均化并转鼓干燥,通过与全脂(52.5%)糊混合来稀释脂肪,以使花生酱产品中的脂肪减少30%。此外,Franklin去除花生中的部分油脂,离心直到表面形成油层,将油层分离出去得到的花生浆重新研磨,加入麦芽糊精和变性淀粉,研磨,加人食盐、牛油或调味品后再次研磨,经风味和质地改良的花生酱相对黏度虽然较低,但仍具有浓郁的坚果风味。由此可见,在保留花生酱独特风味的同时,降低花生酱的油脂含量是花生酱营养改进的重要方向。

花生酱稳定型花生酱

花生酱在贮藏中易产生析油现象,不仅上浮的油脂极易氧化、酸败,而且花生酱中非油脂部分在储存过程巾自然沉降形成坚硬的固体物质,会造成花生酱的风味、涂抹性、感官质量降低、贮存期缩短。防止花生酱油酱分离的办法主要可以用2种方法解决,一是在花生酱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乳化剂、稳定剂。林红、王建中等通过向花生酱中加人单甘酯乳化剂,克服了花生酱在储存期问的油酱分离现象。添加在花生酱中的单甘酯还能使被乳化的水形成一层膜,降低花生酱中水的活性,延长花生酱的货架期。Gills,Aryana等通过向花生酱中添加棕榈油提高花生酱稳定性。王德培通过研究发现,乳化剂和增稠剂混合使用对花生酱的稳定性好于单独用乳化剂。李凌峰等向花生酱中添加小麦纤维和复合乳化剂等物质来提高花生酱的稳定性。添加小麦纤维是由于其对油脂有极强的吸附以及固定能力,乳化剂的选择以及合适的用量是提高花生酱乳化稳定的重中之重。安昕等通过实验证明向花生酱中添加8%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使得花生酱的稳定性较好。另一方面,改进花生酱生产工艺同样可以提高其稳定性。1989年刘仲敏等在生产过程中分离出部分花生油;2004年师延路将二次研磨的花生酱迅速冷却,静置24~48h,等花生酱整体熟化结晶后再移动;杨庆利等、王云业等利用我国目前开发出来的一种低氧精磨的方法来改进花生酱生产工艺,既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稳定性。

花生酱维生素型花生酱

王作记等将小麦胚芽作为原料,制得的花生酱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尤其是VE、VB1、VB2、Fe、Zn含量较高。1998年张国治等将小麦胚芽、花生仁和芝麻按9:70:20(m:m:m)配比,并添加适量的调味料、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等辅料,得到风味、色泽、质地和口感均极佳的花生芝麻酱。葛毅强等将脱脂发胚与花生以1:3(m:m)配比,添加1.5%(m:m)的单甘脂做稳定剂,制得的花生酱其氨基酸含量及营养平衡得到很大改善。董华强等、李岩等将胡萝卜作为原料,制得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保健型花生酱。

花生酱高蛋白型及其他特色花生酱

吴淑梅在制做花生酱的过程中,采用添加花生粕、大豆粕的方法,提高了单纯以花生为原料的花生酱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王岩敏等、赵玲艳等添加香蕉为原料,制作出香蕉型花生酱;2015年杨阳等添加蓝莓味原料制作出蓝莓花生酱;徐慧诠等采用传统复合菌为微生物材料,待菌种在白坯上生成的茵丝体将坯体包裹成型后,经打浆后添加复合酶、红曲、花生酱等食品辅料来制备低盐花生腐乳酱;2017年谭属琼等添加燕麦为原料,制作出新型燕麦花生酱。以上花生酱的制作原料中均添加了不同健康食品,使得新型花生酱营养平衡、味道更加独特。

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脾弱便溏者、高脂血症患者、跌打瘀肿者、胆囊切除者不宜吃。
花生酱虽然营养丰富,但其高脂肪易使血糖升高,可导致肥胖,食用过多易动火生痰,滑肠腹泻,脾弱便溏者、高脂血症患者、跌打瘀肿者、胆囊切除者不宜吃。目前,我国人群的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根据中国国民健康与营养大数据报告显示:超重或肥胖症患者接近2亿,脂肪肝患者1.2亿,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这些与饮食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正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花生在种植、贮藏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花生及其加工制品的黄曲霉毒素超标事件时有发生,不仅给我国花生产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到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而在国外, 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2月17日,美国一种畅销多年的老牌“国王坚果”花生酱被沙门氏菌污染,引发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44 个州报告了642名实验室确诊病例, 9人死亡。因此,由花生酱的富营养特性对特殊人群的潜在健康危害以及特定条件下的微生物污染等所致的健康问题一直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