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价值

白菊花食疗价值

菊花摘取花头后,上笼蒸3-5分钟后取出晒干,为杭菊花。碟形或扁球状,直径2.5-4cm,数个相连成片,总苞由3-4层苞片组成,苞片卵圆形或长椭圆形,舌状花数轮,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无腺点,管状花多数,黄色,外露,气清香,味甘,微苦。怀菊花:将花枝摘下,阴干后剪取花头。为不规则的球状或压扁状,直径1.5-3cm,离散,舌状花,类白色,径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
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白菊花性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冲泡方式:可取菊花5-8朵(或3-5朵配少许茶叶)置于饮杯中。先用少许开水冲泡润湿饮用最佳。常饮本品,春暖去湿、夏暑解渴、秋日解燥、冬季清火。更能美容养颜、补血提神,以增强生命之活力,使人延缓衰老,更能使老年人延年益寿,是一种高效超值之保健饮品。

白菊花药用价值

白菊花的根:
异名:长生(《太清经》)。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根。功用主治:1)《本草正》:“善利水,捣汁和酒服之,大治癃闭。”2)《纲目拾遗》:“治疔肿,喉疔,喉癣。”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选方:治疔疮:鲜菊花叶适量捣敷,根,茎煎水服。(江西《草药手册》)
经现代医学验证,菊中含有有效化学成分,如腺嘌呤、胆碱、水苏碱等,从菊中提炼出来的挥发油,含有菊花酮、龙脑、乙酸龙脑酯等。药理实验证明,白菊煎剂对宋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霍乱弧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常服菊花煎剂,对心脏有明显扩冠和增加冠脉流量,能降低血清甾醇和三酸甘油脂,并能降压预防心绞痛。白菊还可代茶,其色、香、味不亚于龙井茶。经常服用,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抑制毛细血管的通性,起到抗炎强身作用。南方诸省及港澳地区喜欢把白菊花当作解暑的清凉饮料。
功效
白菊花别名甘菊、杭菊、杭白菊、茶菊、药菊,白菊花有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有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昏花、肝肾不足、目暗昏花、眩晕惊风的作用。名称:白菊花别名:甘菊、杭菊、杭白菊、茶菊、药菊。
性味:辛、甘、苦,微寒。
归经:归肺、肝经。功效: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昏花,肝肾不足,目暗昏花,眩晕惊风,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清热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疔疮肿毒。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白菊花的功效
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特别要提到的是黄山贡菊,它生长在高山云雾之中,采黄山之灵气,汲皖南山水之精华,它的无污染性对现代人来说,具有更高的饮用价值。
白菊花10克、白糖10克,同置茶杯内,冲入沸水覆盖浸泡片刻,即可饮服。具有散风热、清肝明目、解毒之功效,可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疾病。其中所含的黄酮类物质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故菊花茶对高血压患者更为相宜,长期饮用,降压效果温和、持久。
副作用
中医中,菊花茶属于凉性茶,如果是内热可以使用,但是要是内凉,属阴性,不能饮用,会加重内凉。并且,不能在平时当解渴茶饮用,这样会伤肠胃。
注意事项
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杭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福田白菊或滁菊花)。
白菊花茶的泡法及喝法:
可取白菊花5-8朵(或3-5朵配少许茶叶)置于饮杯中。先用少许开水冲泡润湿饮用最佳。
药用选方
1. 用於风热感冒,发热头痛。
菊花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长於疏散风热,故常用於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常与桑叶、连翘、薄荷、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饮。
白菊花
2. 用於目赤昏花。
菊花功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多与桑叶、决明子、龙胆草等同用,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若肝肾不足,目暗昏花,又常配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共收滋补肝肾、益阴明目之功。
3. 用於眩晕惊风。
菊花性寒入肝经,能清热平肝,故与石决明、珍珠母、牛膝等同用,可用治肝阳上亢,
头痛眩晕;配羚羊角、钧藤、白芍等同用,可用治痉厥抽搐实肝风症,如羚角钩藤汤。
4. 用於疔疮肿毒。
菊花甘寒益阴,清热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疔疮肿毒,常配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
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杭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福田白菊或滁菊花)。适宜搭配:桑叶、连翘、薄荷、桔梗、决明子、龙胆草、夏枯草、枸杞子、熟地黄、金银花、生甘草。冲泡方式: 可取菊花5-8朵(或3-5朵配少许茶叶)置于饮杯中。先用少许开水冲泡润湿饮用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