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味道
    软糯
  • 辅料
    白糖、桂花
  • 中文名
    桂花元宵
  • 主要原料
    湿糯米面
桂花元宵是山西省传统名点之一,节日食俗。金蝉元宵只是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所起的名称,在普通的生活中人们更熟悉的名字则是洪洞桂花元宵。洪洞桂花元宵不同于汤圆,汤圆中加入猪油等以达到汤圆的滑口,大量食用会产生腻味感,而洪洞桂花元宵制作中采用“滚”“粘”“颠”等方式,让内陷在 “簸箩中自然的被元宵面粉包裹,形成均匀的圆形,这种制作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元宵面和内陷的营养成份,也能保证元宵面的“黏”“香”“甜,达到入口即溶,外嫩里香的效果。

桂花元宵

金蝉元宵

元宵根据内陷的配料分为花生馅、芝麻馅等其他内陷元宵。在众多的元宵中,最早驰名的是金蝉元宵。金蝉元宵的特色:表皮光亮,面软馅甜,四季皆宜,营养丰富。金蝉元宵的来源是由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而来,从元宵面(江米面)的制作到元宵制成,都离不开“簸箩”这个工具。“簸箩”是北方尤其是陕晋两省的特有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由柳条手工编的盛器,有多种形状以满足不同的用途,而制作金蝉元宵所使用的是长方形的“簸箩”,由于“簸箩”颜色为淡黄色,明亮且鲜艳,如同金色蝉衣,因此,其制作的元宵也被称之为金蝉元宵。

洪洞桂花元宵

说起元宵,就要提到山西,说起山西的元宵就不得不提起山西洪洞的桂花元宵。洪洞桂花元宵的制作和工艺,这就要谈起60年代洪洞县甜食部,洪洞县甜食部是一个专门制作粽子、元宵、醪糟等甜食的部门,由洪洞县饮食业服务公司直属管理。当时的元宵和粽子统一由这个部门制作和出售,在当时,元宵是人们逢年过节毕吃的一种美食,或许是因为元宵能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祝愿与希望。根据甜食部当时的技术师傅姚师傅回忆,每年的元宵节是元宵售卖最疯狂的一天,仅正月十五当天就可以售卖70W颗元宵,人们排队争先购买,做元宵的师傅是几天几夜的不休息来制作,都无法满足人们的购买。可见桂花元宵在洪洞县具有着良好的口碑,深受群众们喜爱。但随着现代自动化的不断进步,南方汤圆的宣传和批量制作,北方的手工元宵逐渐的被遗忘,现在只有一些山西和陕西的一些城市才能见到手工制作元宵的小作坊,还在洪洞县继续运作的作坊也只有姚师傅一家了。

制作方法

【原料】
湿糯米面500克,水50克左右(水温:四季均用冷水),白糖150克,桂花30克,玫瑰15克,芝麻50克,桃仁50克,青红丝30克,饴糖15克。
【辅料】
【制法】1.将白糖用擀杖轧碎,放入盆内,加上桂花、玫瑰、芝麻、桃仁、青红丝,调拌均匀成馅。另把饴糖上火熬开后浇入馅内,用手搓匀,上模(模子系铁皮制成的四方框,长、宽约57厘米,高约1.5厘米)摊开用擀杖轧紧,密度均匀后将模子取下,一手用尺逼住轧紧的馅,一手用刀划成纵横约1.5厘米见方的块。倒入笸箩内,用手拉住笸箩前后推拉,翻滚成圆形后,放笊篱内(浇)上一次凉水,再倒入笸箩内加上50克糯米面,前后推滚7--8下,使糯米面均粘在糖馅上,再放入笊篱过一次水,倒入笸箩内加糯米面再推拉滚粘,如此反复数次,直至糯米面粘完,滚圆,即成元宵。
2.可以煮食,也可放在热油瓢中炸食。可根据食者喜好而行。煮食者连汤带元宵有吃有喝,炸食者蘸以白糖更加香甜。同时也常见于席面之上。
【特点】
吃着粘中有甜,味道清香,是冬季早点夜宵佳品。
[注] ①元宵种类较多,主要区别于馅心。亦可根据不同口味和喜好配制各种元宵馅,滚制成各种元宵。② 湿糯米面即:糯米用清水浸泡透后,捞出沥尽水分。上碾碾轧成粉。

油炸元宵

工艺:炸元宵
类别:活血化瘀调理 消化不良 健脾开胃调理甜品/点心食疗食谱
主料:元宵 食用油
工艺提示:油炸元宵是元宵的特殊做法
菜品口感
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可口。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点心
食谱相克
暂无
营养成分
热量2290.7 千卡
蛋白质42.1 克
脂肪35.63 克
碳水化合物453.28 克
善食纤维5.05 克
胆固醇27.9 毫克
维生素A8.1 微克
硫胺素0.7 毫克
核黄素0.25 毫克
尼克酸12.5 毫克
维生素E1513.65 毫克
钙151.5 毫克
磷661.4 毫克
钾781.5 毫克
钠9.17 毫克
镁270.9 毫克
铁8.93 毫克
锌8.54 毫克
铜1.47 毫克
锰8.51 毫克
碘1.4+D185 微克
硒16.23 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