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分类
    京菜
  • 口味
    咸香
  • 起源
    南北朝
  • 中文名
    脆皮北京烤鸭
  • 主要制法
  • 主要食材
    鸭子、蜂蜜、料酒、苹果、馒头
  • 制作时间
    1小时以上
早在公元400多年的南北朝,《食珍录》中即有“炙鸭”字样出现。明朝建都南京后,明宫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厨师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后鸭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腻,受到人们称赞,即被宫廷取名为“金陵烤鸭”。 公元十五世纪初,明代迁都于北京,烤鸭技术也带到北京,并被进一步发展,形成“北京烤鸭”。随着朝代的更替,烤鸭亦成为明、清宫廷的美味。明代时,烤鸭还是宫中元宵节必备的佳肴;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以及慈禧太后,都特别爱吃烤鸭。从此,便正式命为“北京烤鸭”。

制作方法

1. 将鸭子里外冲洗干净放在池子里。烧一大壶开水,用开水浇遍鸭子的全身,正反面都要浇到。重复这个步骤三次
2. 找个红酒瓶或是差不多大小的瓶子,在瓶子里灌满水,把鸭插在瓶子上立起来,用一根筷子把鸭翅架起来。将鸭子放在阴凉通风处晾至少5小时,至表皮干燥,紧缩发亮
3. 将蜂蜜、料酒、白醋和2大勺清水混合成脆皮水
4. 将脆皮水均匀的刷遍鸭子的表皮,继续放在通风处晾干,重复两遍。每一次刷完脆皮水都要晾至鸭皮完全干燥
5. 在最后晾干鸭皮时,将烤箱预热200度。晾好的鸭子从瓶子上取下来,把苹果切成几块塞进鸭肚子里
6. 再将面包或是馒头浸透水,也塞进肚子里,可以用牙签将开口固定一下
7. 把鸭腿末端和翅尖用锡纸包起来,烤盘也包上锡纸,烤盘里盛少许清水。将准备好的鸭子放在烤网上,鸭胸朝上,入200度烤箱。立即降温到170度,烤40分钟
8. 翻面后再烤20分钟。最后再翻面让鸭胸朝上,检查下上色情况,若上色满意则不用调温度,继续170度烤20分钟。若上色不够可将温度调高到200度。烤好的鸭取出稍凉准备切片
9. 烤鸭的时候做荷叶饼。面粉跟盐混合,一边冲入80度左右的热水150ml,一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
10. 待温度降下来后揉成光滑的面团,覆上保鲜膜醒面半小时
11. 将面团搓成长条,切成32等份
12. 每一份剂子都搓圆按扁
13. 在两个剂子上刷一层油,把刷油的一面相对,两两一叠
14. 叠好的剂子再一起压扁,用擀面杖擀成圆片,厚度和饺子皮差不多
15. 将平底锅中火烧热,锅底不用刷油。每擀好一张面饼就投入锅里,每面煎8-10秒,见面皮全部变白鼓起大泡即可出锅
16. 待所有面饼都烙好后,趁热将一个饼撕成两层。面饼全部分层后就是荷叶饼。可以现做现吃,或者提前做好,要吃的时候上锅蒸2-3分钟
17. 烤好的鸭切片,配黄瓜条、大葱丝、荷叶饼和甜面酱一起上桌[1]

小贴士

1,开水烫鸭皮的步骤一定不能省略,要耐心的用滚水烫足三遍2,不论是开水烫皮或是刷脆皮水都要均匀,不要漏掉边角或是翅膀下方3,入烤箱前鸭皮要充分干燥,正确的状态是鸭皮变薄,紧缩并出油。用手摸一下感觉应该是失去弹性,像是一张薄薄的油纸。若是摸起来还有皮肤的触感,则说明还未完全晾干4,若是时间不够,可以用电吹风冷风档吹,加速鸭皮的干燥5,我用的温度适用于带热风的烤箱,若是没有热风功能或是烤箱比较小,则要相应提升温度10-20度6,烤好的鸭子很烫,稍凉一会儿再切片。切片时用锋利的刀先把大块的鸭胸鸭腿肉片下来,然后再均匀的切片,让每一片鸭肉上都带有鸭皮7,暂时不吃的荷叶饼用保鲜膜封好,避免风干变脆8,两个剂子之间要多刷些油,烙好后才能轻易的分开而不粘连9,面饼熟得很快,注意不要烧糊了10,面饼温热时比较容易撕成两片,太热了烫手,凉了就会粘连在一块儿撕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