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价值

猫耳草性味归经

苦,平。入肝经。

猫耳草功效主治

治风湿关节痛,腹痛,疟疾,痈肿。
1.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 2.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胃痛,牙痛。

猫耳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猫耳草用药忌宜:

《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忌用。”

猫耳草药物配伍:

1、配海风藤,祛风通络,用于风寒湿痹,疼痛拘挛症。2、配秦艽,祛风除湿通络力增,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
中药化学成分:含有生物碱、挥发油、内酯、糖类。

猫耳草药理作用:

①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绵毛马兜铃挥发曲及提出的总生物碱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非生物碱部分无效,冷浸剂经乙醇沉淀1次所得的制剂对蛋清性及甲醛性关节炎均有效果,但如沉淀两次,并经高压灭菌者即失去作用。
②抗肿痛作用全草的粉末混于饲料中喂食小鼠,对艾氏腹水癌和腹水总细胞数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艾氏癌皮下型瘤亦有明显效果。
煎剂内服也有效。
经初步分析,有效成分似能溶解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氯仿,受热不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