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价值

【科目来源】唇形科
【药用部位】过路黄的干燥全草。
【性味归经】苦辛,凉。①《纲目拾遗》:“味微甘,性微寒。”②《岭南采药录》:“味涩,气香,性平。”③《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入肝、胆、肾、膀胱、肺经。
【功效分类】利水渗湿药
【功效主治】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疟疾,肺痈,咳嗽,吐血,淋浊,带下,风湿痹痛,小儿疳积,惊痫,痈肿,疮癣,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酒,捣汁。外用:捣敷或绞汁涂。
【用药忌宜】《福建民间草药》:“凡阴疽诸毒、脾虚泄泻者,忌捣汁生服。”
【用药配伍】配海金沙,清热通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配茵陈,清热利湿通淋;配车前草,清热利湿。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略洗:将全草切段、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华北、华东等地。

连线草药材鉴定

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茎细长,方形,常扭曲,具纵棱线,灰绿色或微带紫色,有短毛,断面中空。叶多卷缩,肾形或心形,边缘具圆钝齿,灰绿色,质脆易碎。叶柄长4~44 毫米,多扭曲。花、果通常不见。气微香,味辛凉。各地称“金钱草”供药用的植物,除本种外尚有下列几种:①报春花科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详“大金钱草” 条。②旋花科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详“小金钱草”条。③伞形科白毛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var. Batrachium (Hance) Hand.-Mazz. 和天胡荽 H. Sib-thorpioides Lam.,详“江西金钱草”条。④豆科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 (Osbeck) Merr.,详“广东金钱草”条。
【古籍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连线草化学成分

金钱草有芳香型和非芳香型两类。芳香型含多量单萜酮,成分是k-蒎莰酮(k一Pinocamphone)、k-薄荷酮(k-Menthone)和 k-胡薄荷酮(k-Pulegone);尚含a-蒎烯(a-Pinene)、B-蒎烯、柠檬烯(Limonene)、对一聚伞花素(p-Cyme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异蒎莰酮(Isopinocamphone)、芳樟醇(Linalool)、薄荷醇(Menthol)、 a-松油醇(a-erpineol)。除上述挥发油成分外,尚含熊果酸(Ursolic acid)、B-谷甾醇、棕榈酸、琥珀酸、多种氨基酸、鞣质、苦味质、胆碱、硝酸钾等。地下部分含水苏糖(Stachyose)。

连线草相关选方

①治黄疸、臌胀:连钱草七至八钱,白茅根、车前草各四至五钱,荷包草五钱。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肾炎水肿:连钱草、扁蓄草各一两,荠菜花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利小便,治膀胱结石:连钱草、龙须草、车前草各五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④治疟疾:一疟发前用连钱草七叶为丸塞鼻中。(《质问本草》)二连钱草一两五钱至三两。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⑤治伤风咳嗽:鲜连钱草五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洗净),冰糖半两。酌加开水,炖一小时,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胎咳、子肿:团经药、尖惊药、大苋菜、花蝴蝶各三至五钱。炖肉或鸡吃。
⑦治白带:团经药五钱,杜仲三钱,木通一钱五分。煎水加白糖服。
⑧治月经不调,小腹作胀:团经药、对叶莲各三钱,大叶艾二钱。泡酒吃。
⑨治风湿性关节炎:团经药,捶绒酒炒热,外敷。(⑥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⑩治小儿疳积:连钱草三钱,加动物肝脏适量,炖汁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参考出处】《本草纲目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