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法

灯笼草选种

选择抗逆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优良品种作为主栽品种,如:特大五棱黄菇娘、大黄菇娘、小黄菇娘。

灯笼草扣棚

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扣外层棚,棚高2米左右,棚室大小依大田种植面积定(一般亩用苗3000株左右),将棚室内苗床整平,采用双层膜覆盖技术。

灯笼草营养土

腐熟有机肥50-60%、疏松的玉米田土40-50%;或腐熟的马粪20%、腐熟的草炭土50%、大粪干10%、疏松的玉米田土20%混拌均匀;或选取无除草剂残留的玉米茬垄台土,过筛、除去杂物,亩用土量约为2立方米,其中均匀拌入二胺10-12.5千克、硫酸钾1.5-2.5千克、硫酸锌0.25-0.5千克、加水适量,使营养土达到坚而不实、松而不散的状态时,准备装筒。

灯笼草装筒

选直径为8厘米、高为10厘米的纸筒或塑料筒;也可选规格为6x6厘米的营养袋。亩用数量3000个左右,将营养土装入筒中3/4处,蹲实。

灯笼草种子处理

将种子用50℃热水浸泡,水量约为种子量的4-5倍。浸泡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30℃左右停止搅拌。捞出后,再用30℃温水浸泡14-16小时左右,注意大约经8小时换一次水。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放20-25℃的地方催芽,70%种子出芽后,稍阴干即可播种。
催芽可采用细沙拌种法:细沙的用量约为种子量的8-10倍,细沙要用开水消毒。把种子装入布袋,放在温室或温床中催芽,控制好温度,要经常翻动种子,并用温水每天进行清洗一次。在20-25℃条件下,种子经3-4天即可出芽。

灯笼草播种

在4月上旬播种,穴播。先将营养土浇透水,再将其上撒一薄层营养土,然后点播催好芽的种子,每筒下种6-10粒(亩用种量约50克),随后覆细土0.5-1厘米。覆土后加盖一层塑料膜,然后扣小棚。待幼苗出齐,揭去地膜。

灯笼草苗期管理

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出苗后保持在25-28℃,晚上不能低于15℃。在子叶充分展开,真叶露心时间一次苗,留2-3株壮苗;在2-3片真叶形成时定苗,留1株壮苗。定植前5-7天,在没有霜冻的前提下,昼夜揭膜,进行炼苗。

主要价值

药用:民间用全草入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胆囊炎、黄疸型肝炎、感冒头痛、腹痛、小儿疳积、上火、火眼、跌打损伤、疗疮、皮肤疮疡、蛇及狂犬咬伤、烂脚丫、烂头疗及痔疮等症。
营养:果实为浆果,味酸、苦,营养丰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某些微量元素、酸浆醇AB、和本甾醇钝叶醇、环木菠萝烯醇等。
园林:做盆栽观赏花卉,冬春季理想盆栽花卉;做年宵花;片植做地被。

相关频道: 灯笼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