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生菜 介绍

介绍摘要

生菜(var. ramosa Hort.)叶用莴苣的俗称,又称鹅仔菜、唛仔菜、莴仔菜,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叶长倒卵形,密集成甘蓝状叶球,可生食,脆嫩爽口,略甜。生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古希腊人、罗马人最早食用。生菜传入中国的历史较悠久,东南沿海,特别是大城市近郊、两广地区栽培较多,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生菜也由宾馆、饭店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

文化历史

南海狮山镇官窑,有着1100多年历史,源于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南汉王在官窑设办陶窑而得名。有许多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最为突出的是延绵近600年的官窑生菜会。每年正月二十六日为观音开库之日,信众赶往观音庙借库或还库,有人吃生菜包的习俗,以求子孙、求发财,逐渐便形成了生菜会的习俗。善男信女进香后,到庙后空地买生菜、吃生菜包,取其“包生”之意。当时吃生菜包必须席地而坐,炒几样风味小菜。用生菜包着吃,每样小菜都有吉利寓意。据说,生菜会之日吃生菜包,则一年顺景,人财两旺。而游神和抢花炮乃生菜会的“重头戏”,最为热闹。主事者组织村民抬着“天后”、“观音”、“北帝”、“财神”等菩萨像出游,队伍扛幡持牌头锣开道,供人膜拜,万人空巷。正月二十七日,按例大烧神炮,人山人海。神炮大如竹筒,腰间系铜圈,炮响圈飞,直冲云霄,抢炮者志在必得,争夺激烈,比现今美式橄榄球赛有过之而无不及。连放六炮:头炮、二炮、三炮、闰三炮、四炮、五炮,以抢得闰三炮为贵,故又名丁财炮。二十世纪60年代,抢炮习俗被废,但吃生菜包的习俗一直留存。1986年,官窑生菜会再度兴旺,且会期改为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官窑生菜会的节目不断创新,增加了大巡游、时装表演、游园会、文艺晚会、烟花汇演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如今,官窑将生菜会办成招商和联络乡谊的盛会。邀请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回乡共叙乡情,交流经济信息,洽谈合作项目。每年都举办“千人生菜宴”,邀请老领导、在职和退休老师、海外乡亲、投资官窑的商人等千人共聚一堂。成为融经济、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新型的民间文化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