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中文名
    泥鳅面
  • 主要原料
    泥鳅
  • 适宜人群
    老少皆宜
  • 是否含防腐剂
泥鳅面是福建宁德传统的汉族名小吃。其主要食材为:面粉、活泥鳅、鸡蛋等。泥鳅,被称作“鱼中的人参”,具有滋阴、壮阳、补气血的作用,而用红糟煨制成的泥鳅面,不但好吃,还能治疗痔疮、浮肿等。福建省宁德地区的大部分县市都有泥鳅面这道菜,其中以柘荣泥鳅面最为有名,这道独特的风味小吃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制作方法

泥鳅面的主要原料———泥鳅,最好是从田边的泥里现抓来的,新鲜的泥鳅煮出来的泥鳅面,味道才会鲜美无比。
把抓来的泥鳅洗干净后,放进塑料桶里,先打个鸡蛋进去,搅拌均匀,再倒入适量的菜油和红酒,鸡蛋让泥鳅的肉质更加滑嫩,菜油使泥鳅排出体内的杂质,而红酒能去除泥鳅的腥味。
盖上塑料桶的盖子,生腌几个小时,等泥鳅都“醉”了,这时候,烧好一锅水,用筛子将泥鳅沥出来,下锅,放一些红糟、笋丝、姜丝、蒜蓉等配料,慢火煨制一个小时左右。
最后,将煨好的红糟泥鳅,加入煮好的面汤里,一碗香喷喷的泥鳅面就做好了。

相关内容

煮泥鳅面一定要用整只的泥鳅,不能切成段,这样才能保持其原有的风味,鲜而不腥,软而不烂。
柘荣泥鳅面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连泥鳅的骨头都能吃,因为这些泥鳅都是从田边抓来的,骨头软,入口即化,据说还能补钙呢,而有些地方是用河里的泥鳅煮泥鳅面,这种泥鳅的骨头就比较硬,不能吃下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