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沙虫 介绍

繁殖情况

沙虫的繁殖通过观察体腔生殖细胞发育的季节变化,研究广西海区沙虫繁殖周期。研究样本采自北海市大冠沙至白虎头海区3个站点,1999年1月至2000年2月每月定期采集。观察结果表明,沙虫雌雄异体;体腔内的生殖细胞最初成团附着在具有运动能力的滋养细胞上,卵原细胞经过细胞增殖期(1-2μm)、细胞质生长期(3-30μm)、滤泡膜形成期(30-70μm)、胶质膜形成期(70-160μm)和成熟期(≥160μm)5个发育时期;精原细胞的发育经过细胞增殖期、细胞生长期、细胞分化期和成熟期4个发育时期。沙虫体腔内全年都有生殖细胞存在,卵细胞分期成熟,分批产卵。广西海区沙虫繁殖期于每年4-9月,繁殖盛期为5-8月。
沙虫,学名方格星虫,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海鲜品种,生长在沿海滩涂。因为对生长环境的质量十分敏感,一旦污染则不能成活,因而有“环境标志生物”之称。在盛产沙虫的北部湾的北海、湛江等地,每天都能见到成群结队的妇女在退潮后的滩涂采挖沙虫的场景。令人困惑的是,尽管长年累月的采挖,当地的沙虫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产量。在北海市合浦县沙田镇,每天都有上千名妇女在滩涂上采挖沙虫。一名妇女告诉记者,他们是在“自己家的沙滩”挖沙虫,每年四五月从越南沿海买苗回来在圈起的滩涂投养,一般六七个月即可收成,时下正是采挖季节,每天多的可以挖到10多公斤。北海可供沙虫繁殖栖息的地带很广,从大墩海海域至合浦县沙田镇海域的沿岸沙滩上都可见到沙虫的踪迹。每天退潮时,这些海域沿岸的渔民结伴拿着锄头、铲子、铁锹等工具到沙滩上挖沙虫,采掘沙虫已成为当地沿海群众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沿海的沙滩上到处是挖沙虫的人群,有的用锄头,有的用铁锹。挖沙虫首先要看准沙虫洞,然后手脚要快,挖的速度要迅速,不然沙虫就会钻到深处,很难再捉到。
大海开始涨潮了,挖沙虫的人群陆续往岸边走,这时在岸边等候多时的收购商们忙碌起来。
收购商收购沙虫时,他们先把沙虫倒出来放在一块沙网上,然后开始挑选,把小的、死的、断节的都挑出来还给挖沙虫的人,最后以每公斤24元的价格进行收购。收购鲜沙虫的价格每天都不同,主要是根据市场行情来定价。据了解,在北海南部沿海每天都有几百名收购商到海边收购鲜沙虫,平均每人每天收购沙虫35公斤,有时每天高达60多公斤,每天都有大批数量的鲜沙虫被人吃掉或被制成干品。
沙虫市场售价昂贵,其活体收购价一般为26~34元/公斤,干品售价则高达500元/公斤。虽然沙虫价格一直昂贵,不过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沙虫能不能人工养殖,很少有人去钻研
1994,这有个叫康土贵的人发现沙虫可以人工繁育养殖。康土贵试验沙虫养殖成功后,却担心养殖沙虫与村民争地。他以为一旦大家开始养殖沙虫这种价格昂贵的海产,海边那片辽阔的滩涂,就会迅速被人瓜分殆尽,村民们就没法去那里赶小海捞鱼虾了,他认为这样会严重影响村民们的生计。
1998年,旧庙村一个名叫叶志荣的人从康土贵那里了解到一些沙虫养殖技术,偷偷养了几亩,但失败了。原因是选址不当,沙质不好。叶志荣虽然“偷偷养”,但纸包不住火,村民从他那块神神秘秘的沙虫地里慢慢看出了门道,知道“沙虫可以人工养殖!”康土贵默守四年的养殖技术就这样慢慢透露出来。
第二年开春,有三、四十户村民开始在沙滩上圈地养沙虫。康土贵见到时势已经转变,于是这年他也养起沙虫来,而且不再保守养殖技术秘密。当年3月,他进了1000多元沙虫苗,规格是每公斤2000多条,放养了六七亩地,才养了五个月,就达到80多条一公斤的上市规格。共收获2000多公斤沙虫,收入5万多元。
这沙虫养殖不要什么成本,不用投喂饲料,关键就是选择好的沙滩和种苗。投苗时间主要在每年正月至6月,养殖时间快的六七十天,慢的4个月可达到每公斤80多条的上市规格,旧庙村的海滩由于沙质水质都好,养出来的沙虫质量好,与广西沙虫相比,它肉厚,脆,易去沙,味道十分鲜美,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售价较高。这年,康土贵发了一笔财,其他养殖户也同样发了财。
村里的沙滩果真像他预料那样,不多久就被人瓜分一空了。不过他担心的情况没有出现,村民们的收入反倒是提高了。
在旧庙村的海滩,每天都有四五百村姑渔妇挥锄,黑压压一片,蔚为壮观。他们当中有的是锄自己的“自留地”,但更多的是帮老板打工。每天(仅四五个小时)他们可掘得沙虫5公斤左右,多者10多公斤,老板付给他们的工钱是5~6元/公斤,夜间挖每公斤还可多得两元钱,这样他们每天的收入可达到30元左右,多者达五、六十元。这比起未养沙虫时的收入,要多出许多,因为以前他们赶小海时,因沙虫密度小,一天顶多挖得一斤几两沙虫,收入才10元左右。
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面积一般在3~5亩为宜,呈长方形或方形,水深80~120厘米,底质以泥沙质为好,含沙量70%以上,且要求松、粗。塘堤坚固耐用,池塘保水性好,能自然排干池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附近无工业和生活污水流入。
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池塘的清理及消毒。收虫后封闸干塘,修整塘堤,清除塘底,池塘内四周挖环沟,沟宽50厘米,池塘划块,每块宽200~250厘米,块与块之间留50厘米宽的沟,供排水与操作之用。养殖块面划分经过翻土、耙土后用木板将块面压平抹光,由块面两边往中央压成“马路形”,不使块面积水。对平整后的池塘在放养前10天要进行药物清涂,可选用漂白粉制成乳液全池泼洒,每亩用量为8~10公斤。
肥水药效期过后蓄水培养基础饵料。进水口用孔径80目的筛绢网袋过滤,进水40~50厘米。肥水可选用发酵的农家肥,用量为每亩200公斤,铺在养殖块面上,或每亩施氮肥3公斤、磷肥1公斤。有条件的养殖户以有机肥与微生物制剂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苗种放养与养成管理
沙虫投苗放养时间主要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每亩投苗50公斤,规格为每公斤400多条,放养的苗种要求个体完整无伤,颜色为深褐色。放养宜选择晴天进行,池塘海水盐度在25‰左右,养殖水体与育苗盐度差不宜超过5‰。
苗种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条为宜,放养前计算好池塘所需苗种数量,然后将苗种均匀散播于养殖块面上,让其自然钻入泥沙中。
沙虫苗种放养后即进入养成管理。经常检查养殖块面,定期疏通水沟。放养2-3天后,下塘检查苗种放养的成活率,发现成活率低,应立即补苗。以后每个星期都要下塘检查,水沟和堤坝要经常护理。进入夏季,及时疏通沟道,把块面平整成“马路形”,不使块面积水,使块面结实起来,形成稳定的生活环境,便于方格星虫的生长。在台风及大暴雨时,常会引起养殖塘内海水比重突降,故雨后应及时排干塘水,涨潮时纳入新鲜海水,防止海水比重过低引起方格星虫的死亡。
养成期间不同季节根据气候变化情况,注意调节水位。春秋季天气暖和蓄浅水,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加深水位。一般每星期换水一次,每月干塘2-3天,利用干塘之机,下塘清除鱼、虾、蟹及浒苔等敌害生物。
沙虫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食,养殖期间根据池塘情况,可适当进行施肥繁殖藻类或投喂一些人工饵料,作为补充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