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分类
    苏菜
  • 口味
    咸鲜
  • 中文名
    锅烧肉
  • 主要食材
    猪肉
锅烧肉是一道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以猪肉为制作主料,锅烧肉的烹饪技巧以炸为主,口味属于咸鲜味。此菜色金黄,酥脆香可口。

制作材料

主料:猪肉(肥瘦)250克,火腿100克,荸荠100克
辅料:鸡蛋100克
调料:味精1克,椒盐8克,植物油75克

制作工艺

1. 将去皮猪肉洗净煮熟后与火腿分别切成长5厘米、粗0.5厘米的丝;
2.鸡蛋放碗内搅打成糊;
3.荸荠削去皮,切成丝;
4. 将以上3种丝盛入碗内,加入鸡蛋糊、味精拌匀,放在瓷盘(抹上油)上,做成约2厘米厚的圆饼,待用;
5. 炒锅放在旺火上,加油烧至七成热,将肉饼从盘中小心地滑入油锅内,炸至金黄色(炸时用竹签在肉饼上戳气眼,并适时翻面)捞出,切成3厘米大的斜方块,盛入盘内,与椒盐味碟同时上桌(可配饼或花卷佐食)。

制作要诀

因为制作过程中需要过油炸制,所以要备植物油1000克,实耗75克。

食物相克

鸡蛋:与鹅肉同食损伤脾胃;与兔肉、柿子同食导致腹泻;同时不宜与甲鱼、鲤鱼、豆浆、茶同食。

适合人群

猪肉(肥瘦)适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湿热痰滞内蕴者不宜食;肥胖、血脂较高、高血压者不宜多食或忌用;外感病人亦不宜食。
火腿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气血不足者食用;适宜脾虚久泻、胃口不开者食用;适宜体质虚弱、虚劳怔忡、腰脚无力者食用。
2. 脾胃虚寒的泄泻下利之人,不宜多食;老年人、胃肠溃疡患者禁食;患有急慢性肾炎者忌食;凡浮肿、水肿、腹水者忌食; 感冒未愈、湿热泄痢.积滞未尽、腹胀痞满者忌食。
荸荠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儿童和发烧病人最宜食用,咳嗽多痰、咽干喉痛、消化不良、大小便不利、癌症患者也可多食;对于高血压、便秘、糖尿病尿多者、小便淋沥涩通者、尿路感染患者均有一定功效,而且还可预防流脑及流感的传播。
2. 不适宜小儿消化力弱、脾胃虚寒、有血淤者。

食疗作用

猪肉(肥瘦)食疗作用:
猪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
补肾养血,滋阴润燥;
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
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躁、干咳、便秘和难产。火腿食疗作用:
火腿肉性温,味甘咸;
具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滋肾填精之功效;
可用以治疗虚劳怔忡、脾虚少食、久泻久痢、腰腿酸软等症。
江南一带常以之煨汤作为产妇或病后开胃增食的食品;因火腿有加速创口愈合的功能,现已用为外科手术后的辅助食品。
荸荠食疗作用
荸荠味甘、性寒;
既具有清肺热,又富含黏液质,有生津润肺、化痰利肠、通淋利尿、消痈解毒、凉血化湿、消食除胀的功效;
主治热病消渴、黄疸、目赤、咽喉肿痛、小便赤热短少、外感风热、痞积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