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黄豆芽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蔬菜,是较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来源。味甘、性凉,入脾、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消肿除痹、祛黑痣、治疣赘、润肌肤的功效。据分析,在每100克黄豆芽中,含蛋白质11.5克,脂肪2克,糖7.1克,粗纤维1克,钙68毫克,磷102毫克,铁1.8毫克,胡萝卜素0.03毫克,维生素B1含0.17毫克,维生素B2含0.11毫克,烟酸0.8毫克,维生素C20毫克。

植物文化

豆芽始见载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品收载,系以黑豆所制,且有性味、功效的记载,说明应用已久。
黄豆芽始见载于《山家清供》。至明清之际,豆芽之类已入食籍。
18世纪华人将豆芽带入欧美,到20世纪后期被国际现代营养学界所重视,在西方曾掀起“豆芽热”,将之列为“健康食物”,对其营养保健之功的认识正在深化中。
豆芽菜,大家都以黄豆芽、绿豆芽为主要对象,其实牙菜的对象很广,既包括黄豆芽、蚕豆芽、豌豆芽等豆类,又包括小麦、大麦、荞麦等谷类,还包括萝卜、空心菜、芥菜等蔬菜类,再加上苜蓿等牧草类的种子,经过发芽之后,都称为“芽菜”,可供食用。唯要注意的是土豆、红苕和玉米的芽,在萌芽期因含有黄曲霉素,应避免芽,这里仅谈人们常食的黄豆芽。
黄豆芽是属于芽苗菜是蔬菜的一种,在中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食品加工科技成就之一。战国时期就有豆芽,称为“黄卷”,传说当时主要做为药用。
黄豆芽虽小得很不起眼,可它却能雅俗共赏。黄河流域春节家宴的十香菜,黄豆芽是主要用料;干煸黄豆芽是一款川菜,是把豆芽放在锅里煸干水分,再起油锅,加干辣椒同炒,吃起来又香、又韧、佐酒、下饭都十分理想。黄豆芽排骨汤,不只豆芽、排骨十分可口,汤也特别浓。肉片焖豆芽是很要火候的,只要火候到家,肉似红烧肉,豆芽也腴且鲜。
黄豆芽栽培容易,不需要土壤和施用肥料,且供应迅速,从“播种”到“收获”约一星期,没有哪一种蔬菜像豆芽比较丰富,不仅含有粗蛋白和氨基酸,也含有钙、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
或许就是由于芽这个“小兵”的作用很大,所以中国人对于黄豆芽也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情,除了因为它的寓意深远的外形惹人怜爱外,最重要的还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它的踪影,而且不受天气的影响,无论其它蔬菜价格是如何涨跌,豆芽的价格通常是维持一斤一元上下,绝对符合中华民族对“价廉物美”的要求。黄豆的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烹调时应尽量养活其损失,最好的方法是烹调过程要迅速,或用油急速快炒,或用沸水略氽刻取出调味食用,何况豆芽的风味主要在于它脆嫩的咬感,煮炒得太过熟烂,营养和风味尽失。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若是用黄豆芽做汤菜则另当别论,必须久煮久熬,让豆芽的鲜味尽留在汤汁里,使人们从汤汁中享受豆芽的功德。
另外,黄豆芽变绿是可以吃的,是对人体没有害的。 一般的的黄豆芽在发芽的时候是不需要见光的,所以在黄豆发成黄豆芽的时候一直是黄色的。黄豆芽变绿是因为黄豆芽见了光,进行了光合作用,所以会变绿,这是植物正常的见光反应,所以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