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中文名
    玉米油
  • 外文名
    cornoil
  • 主要原料
    玉米胚芽
  • 是否含防腐剂
  •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
  • 主要食用功效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癌,防治干眼病、夜盲症、皮炎、支气管扩张
  • 适宜人群
    老少皆宜
  • 副作用
    无副作用
  • 储藏方法
    避光冷藏
玉米油又叫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从玉米胚芽中提炼出的油   。玉米胚芽脂肪含量在17%~45%之间,大约占玉米脂肪总含量的80%以上。 玉米油中的脂肪酸特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85%。玉米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它对于血液中胆固醇的积累具有溶解作用,故能减少对血管产生硬化影响。对老年性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特色

玉米油以富含维生素E为主要特色。常吃不仅能美容,而且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可防治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玉米的胚芽及花粉富含天然的维生素E。常吃可以增强体力及耐力,能够有效地防治“妊娠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玉米须煎水代茶饮,有利尿、降压、清热、消食、止血、止泻等功效。可用于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肝胆炎症以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玉米胚芽油”以其独有的玉米清香与不油腻的口味特点,在欧美已风靡几十年不衰。因“玉米胚芽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对人体细胞分裂、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因而也被誉为“美容食用油”。另外,玉米胚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84%,还有55%的亚油酸,没有胆固醇,口味清淡,用它做出来的菜清爽可口,不容易让人产生油腻感,长期食用“玉米胚芽油”对于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硬化,抵御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良好的效果。
玉米胚芽油(简称玉米油)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谷物油脂,有良好的煎炸性和抗氧化稳定性。玉米油的亚油酸含量高达60%以上,易被人体所吸收。早在50年代,美、日的科学家就先后发现并经临床试验证明,经常食用亚油酸含量多的玉米油,可以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对多种老年性疾病及糖尿病具有积极防治作用。玉米油中还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因此,国外称它为“营养健康油”。

制取工艺

玉米油润水

根据胚乳和胚芽吸水力的差异,使玉米皮和胚芽吸水,胚芽吸水性强,吸水后体积膨胀,增加韧性和弹性,在破糁和压糁时不易破碎,使之容易从胚上脱离;而玉米皮吸水后,易于脱皮,同时有利于与胚分离,减少胚连皮或皮连胚现象。这样可以提高胚率与胚芽的纯度。润水时间以5~8分钟为宜,但润水量的多少,又视原始水分大小而异。

玉米油脱皮破糁

玉米润水后,接着进行脱皮和破糁。脱皮和破糁设备采用横式砂辊米机或方米机。操作中要严格控制各道脱皮破碎程度,做到胚芽不带皮,皮不带胚芽。破糁采取横式三节砂辊米机,将脱皮后的玉米破碎成数瓣,随着玉米的破碎,胚芽便大量从胚乳上分离出来。

玉米油分选提胚

采取提胚机分选提胚,即利用糁、胚的比重不同,糁的比重为1.30~1.35克/厘米3,胚的比重为0.78~0.99克/厘米3,把比重去石机改为玉米提胚机。其原理是利用倾斜装置的冲有鱼鳞孔的筛板的倾斜运动,在由下向上穿过鱼鳞孔的倾斜气流的作用下,使胚和糁分离。胚芽比重小被气流吹起,呈悬浮状,漂浮于上层,在进口物料的压力和本身重力作用下向筛面低的一端流出;而比重大的糁仍然贴紧筛面,越过鱼鳞孔板的背面向高处爬行至出糁口。调节出糁口和出胚口挡板的高度,便可有效地控制分离效果。所提取的胚芽再往风筛风选,吸取胚中糠皮以提高胚的纯度。

玉米油压胚筛选

经分选出的胚中,仍含有糁,可使其进入磨粉机压胚,再由平筛选胚。

玉米油提纯

在压榨前必须用振动筛进行清理,筛去胚芽中的糁、粉、糠等杂质,尽量提高胚芽的纯度。

玉米油干燥

玉米胚芽的水分一般为11~15%,而其适宜的入榨水分在4%以下,这就必须对所提取的胚芽进行热力干燥,使胚芽水分达到4%以下才能入机压榨。采用的干燥方法有火烘,蒸炒锅去水以及机械烘干等。

玉米油压榨

采用的螺旋榨油机大都为95型和200型。其本身带有烘炒设备,能保证胚芽的入榨。

选购储存

◎挑选玉米油时要看说明书上是否标注100%源自优选玉米胚芽,选用非转基因原料。优质玉米油应采用现代工艺压榨而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50%以上,自然纯净无胆固醇,还有特别丰富的镁、钙、维生素E以及植物甾醇。
◎玉米油在保存上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放在避光处,一般保存一年半到两年没问题。
【拼音名】Yù Mǐ Yóu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经榨取而得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
采收和储藏:种子成熟时采集,晒干,榨取油。
【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粗壮,直立,高1-4m,通常不分枝,基部节处常有气生根。叶片宽大,线状披针形,边缘呈波状皱折,具强壮之中脉。在秆顶着生雄性开展的圆锥花序;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状,每节有2雄小穗,1无柄,1有短柄;每1雄小穗含2小花,颖片膜质,先端尖;外稃及内稃均透明膜质;在叶腋内抽出圆柱状的雌花序,雌花序外包有多数鞘状苞片,雌小穗密集成纵行排列于粗壮的穗轴上,颖片宽阔,先端圆形或微凹,外稃膜质透明。花、果期7-9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化学成份】玉米油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其脂肪酸组成因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通常的组成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8%-12%,硬脂酸(stearic acid)2%-5%,油酸(pleic acid)19%-49%,亚油酸(lindeic acid)36%-64%。油中非皂化部分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去氢菜油甾醇(dehydrompesterol)。还含阿魏酸二氢β-谷甾醇酯(dihydro-β-sitosteryl ferulate)。
【功能主治】降压;降血脂。主高血压病;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
【用法用量】内服:9-15g。
【摘录】《中华本草》

饮食人群

玉米油无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老少皆宜,每天约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