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价值

【性味】味甘、咸,性平。
【食疗功效】解烦渴、降血压,滋阴降火、清肺补虚。有阴虚劳损、肾虚腰痛、骨蒸潮热、阴虚盗汗、肺虚咳喘、胸闷痰多,小孩儿尿床(夜尿频繁)以及妇女产后乳汁稀少等症状,均可用沙虫食疗。现代营养学还证实了沙虫有降低血脂,破坏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由于沙虫的酶解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辐射,抗病毒,抗疲劳,防癌,调节免疫,延缓衰老的功效,因此,现代对沙虫的药用研究方向主要在溶栓药物,抗凝血药物以及抗衰老药物上。
【习性】沙虫生活在沿海滩涂一带沙泥底质的海域,涨潮时钻出,退潮时潜伏在沙泥洞中,故名沙虫。沙虫的幼虫或成虫均没有分节现象,肌肉较发达,平时以蚕食沙粒等为生,但身体结构简单,故洗去肠内沙粒,全条虫都可食用。
【简介】沙虫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胜过海参、鱼翅。因为海参和鱼翅本身没有什么味道,故烹饪时一定要加鸡肉或瘦肉等其他配料,否则就索然无味。而沙虫具有鲜美味道,不必加别的配料,有“天然味精”的美誉。
除味道鲜美外,沙虫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较之海参、鱼翅有过之而无不及,被誉为“海洋虫草”,一些地方将其代替“冬虫夏草”用于食疗。它富含蛋白质,多肽成分,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很高,除此之外还含有钙、磷、铁、锌、锰、镁等12种微量元素以及虫草素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辐射,抗病毒,抗疲劳,防癌,调节免疫,延缓衰老作用的营养成分。
沙虫做法有很多,爆炒,煮汤,熬粥,椒盐,油炸均可。其中“三色沙虫”已经成为海南的知名菜肴。
沙虫属海鲜类,而不属中药类,和海参一样,虽然有极高的食疗价值,具有药食两用,但其不具体用于某些病症的治疗,而是用于日常食补。海参具有一定毒性,三岁以下幼儿不宜食用,沙虫则不然,婴孕老幼皆可食用。沙虫含丰富蛋白质,味道尤其鲜美,可鲜食、亦可晒干后食,有滋阴补肾、降血压、治湿、防癌作用,干制后炸、炒、炖、烩、煮汤、熬粥均可。

养殖方法

海滩条件
养殖用的海滩面积一般在3亩~5亩为宜,呈长方形或方形,水深80厘米~120厘米,底质以泥沙质为好,含沙量70%以上,且要水质良好,附近无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流入。
苗种放养与养成管理
沙虫投苗放养时间主要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每亩投苗50公斤,规格为每公斤400多条,放养的苗种要求个体完整无伤,颜色为深褐色。放养宜选择晴天进行,海水盐度在25‰左右,养殖水体与育苗盐度差不宜超过5‰。
苗种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条为宜,放养前计算好池塘所需苗种数量,然后将苗种均匀散播于养殖块面上,让其自然钻入泥沙中。
沙虫苗种放养后即进入养成管理。经常检查养殖块面,定期疏通水沟。放养2天~3天后,下塘检查苗种放养的成活率,发现成活率低,应立即补苗。以后每个星期都要下塘检查,水沟和堤坝要经常护理。进入夏季,及时疏通沟道,把块面平整成“马路形”,不使块面积水,使块面结实起来,形成稳定的生活环境,便于方格星虫的生长。在台风及大暴雨时,常会引起养殖塘内海水比重突降,故雨后应及时排干塘水,涨潮时纳入新鲜海水,防止海水比重过低引起方格星虫的死亡。
成虫收获
经过1年的成长之后,可以将沙虫挖掘上市,挖掘沙虫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体力活,由于沙虫生活在几十厘米,甚至一米的海滩下,所以需要用锄头等工具,掘滩三尺才能挖到一条沙虫。市场上的常见的沙虫干则是将或沙虫清理内脏之后晒干、烘干所得,几百上千根沙虫才能制出一斤沙虫干,这也是沙虫干昂贵的原因。但是其味美无比的口感,极高的营养价值,配得上它的身价,更是送礼佳品。
沙虫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食,海水中含有足够丰富的饵料,因此可以不添加任何饲料,自然养殖。

营养价值

沙虫,其名不美貌不雅,但其营养、味道及医药与食疗价值都不亚于其他名贵海产珍品,因而素有“海滩香肠”的美誉。沙虫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味道,还胜过海参、鱼翅。因为海参和鱼翅本身没有什么味道,故烹饪时一定要加鸡肉或瘦肉等配料,否则就索然无味。而沙虫具有鲜美味道,不必加别的配料,单独干吃或鲜食都很有特色,除城乡居民喜食外,更是宾馆、酒楼食肆的名贵佳肴。沙虫还有较高药用功效和食疗价值。它性寒,味甘、咸,有滋阴降火、清肺补虚之功效。据药书记载,凡有骨蒸潮热、阴虚盗汗、肺虚咳喘、胸闷痰多以及妇女产后乳汁稀少等症状,最宜食用沙虫;对于肺痨咳嗽、神经衰弱、小儿脾虚或干燥等症,用沙虫加姜片煲瘦肉汤饮服有疗效;因沙虫滋阴补肾,小孩因肾亏而夜尿频繁者,煮沙虫粥吃可获良好疗效。所以沙虫是老少皆宜的营养滋补及食疗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