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椭圆状披针形的单叶互生,叶片革质,长10~20cm,宽6~12cm,全缘或前端3浅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杂性同株;花萼钟状,深裂。船形的骨朵果1~5个,着生于果梗,长可达24cm。种子椭圆形至倒卵形,深褐色,种皮脆而薄,浸水后膨大成海绵状,内含丰富的粘液质。
落叶乔木,高可达40m,单叶互生,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0~20cm,宽6~12cm,通常3裂,全缘,光滑无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杂性同株;花萼钟状,深裂;雄花具10~15个雄蕊;雌花具1枚雌蕊。骨朵果1~5个,着生于果梗,呈船形,长可达24cm。种子棱形或倒卵形,深褐色和土黄色。
该品呈纺锤形或椭圆形,长2~3cm,直径1~1.5cm。两端钝圆,基部略尖而歪,具浅色的圆形种脐,表面棕色或暗棕色,微有光泽,具不规则的干缩皱纹。外层种皮极薄,质脆,易脱落。中层种皮较厚,黑褐色,质松易碎,遇水膨胀成海绵状。断面可见散在的树脂状小点。内层种皮可与中层种皮剥离,稍革质,内有2 片肥厚胚乳,广卵形;子叶2 枚,菲薄,紧贴于胚乳内侧,与胚乳等大。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泡在水中会膨胀起来,因而名为胖大海。

生长环境

①温度。胖大海原产于热带,要求年平均温度为21~24.9℃。在中国海南引种区适宜生长的月平均温度为24~28℃,月平均温度降至20.0℃以下时,停止生长。
②湿度。成龄树较耐旱,适宜生长的月降雨量为100~300毫米。
③光照。胖大海是喜阳植物,在阳光下,芽生长肥壮,叶片宽大浓绿。
胖大海因茎秆细高,木质部松脆,根系不发达,抗风能力极差,在沿海台风频繁地区种植,极易造成断干或倒株,必须选择避风地区种植。

分布范围

分布于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地。

栽培技术

胖大海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避风的平地或坡地的砂壤土、黄壤土和砖红壤土,先砍掉灌木、杂草,挖除树根后便可种植。
①种子繁殖。采摘种皮呈黑褐色,表面具有明显皱纹的成熟种子,播于洁净的砂床上,点播,种子之间距离约3厘米。播后用沙盖种,再用稻草覆盖畦面,浇透水,并保持畦面湿润。
待出芽后,便可移入营养袋育苗,供育苗的营养土,为土与腐熟的牛粪,按3∶1的比例,或与堆肥以2∶1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播种后需遮荫、保湿,待苗长出新根后,可逐渐减少荫蔽,苗高30~50厘米时便可定植于大田。
②空中压条繁殖。选取已木栓化的枝条,在距离顶端20~30厘米处,进行环剥,环剥的宽度约3厘米,深度至木质部为止,并轻刮去形成层,以防剥口愈合。环剥后约经1~2天,待伤口稍干后,用湿椰糠或稻草裹湿泥包在伤口周围,再用塑料膜包裹,约经2个月左右便长出新根,新根若已开始木栓化时,便可将枝条剪下假植于沙地中,或直接定植于大田,成活率可达80%以上。

胖大海定植

春、秋两季均可定植,选阴天或下雨天定植成活率高。行株距为4米×4米,每亩种41株,挖长、宽、深各50厘米的种植穴,每穴施腐熟牛栏粪或堆肥15~20公斤,与表土混匀后,将苗去掉营养袋放在穴中,覆土厚约20~30厘米,浇透水,遮荫。待小苗成活后,可逐渐去除荫蔽物。
①施肥。当定植后一年内,每季度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2公斤,腐熟牛栏粪或堆肥800~1000公斤,采用穴施,施后再覆土。
②摘顶。在胖大海定植后1年,株高已达1米左右,便可摘顶进行矮化栽培。方法是用枝剪或芽接刀,在距离生长点约2厘米处剪断,大约经14~35天,便抽新的分枝,留分枝2~3条,待其连续抽梢2~3次后再进行第二次摘顶,一般连续摘顶3次,便达到矮化的目的。

胖大海病虫害防治

绿鳞象甲。成虫危害叶和嫩茎,使叶片形成不规则的缺刻,嫩茎折断。
①人工捕杀,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用棍子轻打叶片,使昆虫落地,集中杀死;
②用50%辛硫磷1000倍喷雾。

胖大海采收加工

胖大海果熟时就要及时采收,否则外种皮遇水即膨胀发芽。果实采摘后,晒干即可。
炮制:除去杂质,筛去泥沙即可。不能用水洗。

相关介绍: 胖大海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