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甘蓝菜的主茎粗短,于外叶长约10片左右,心叶开始由内向外生出,互相卷抱形成叶球状,天气凉冷叶球愈紧抱成扁圆型。

分布范围

原产於地中海沿岸。

栽培技术

甘蓝菜栽培方法

1、播种育苗。育苗床应选择地势高,通风凉爽,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的优质圈肥5000千克,整地作畦。为防止大雨后田间积水,苗床可作成宽1.5米,长8米并搭阴棚,遮阴挡雨。播种前,浇水1次,水渗下后,撒1层细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播种量每平方米约4克左右。播后随即覆土1厘米,防止蝼蛄危害,畦面喷1200倍辛硫磷。再覆盖1层地膜或黑膜保持畦面湿度。48小时后,按时撤去,这样出苗快而齐。苗出齐后再覆0.5厘米的细土。当幼苗长到1片~3片真叶时分苗。分苗床与苗床一样,要求地势高,通风凉爽,能排能灌的地块。苗距10厘米见方,并遮阴3天~4天,浇缓苗水后中耕蹲苗,注意防治蚜虫。待苗长到6片~7片叶时即可定植,苗龄一般40天左右。
2、适时定植。定植应选择阴天或下午进行,栽植密度为2400株~2600株。缓苗后,可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0千克,然后中耕1次。第1次追肥后10天~15天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0千克,并浇水,促进莲座叶先长,包心初期再追肥15千克尿素。在第2次追肥后15天~20天,每667平方米(1亩)追尿素15千克,促进结球紧实。

甘蓝菜主要病虫害

(一)、病害:
甘蓝的病害在低温干燥期发生较少,在高温多雨期发生较多。
1、幼苗猝倒病(Damping off):
(1)、病征:幼苗近土面处茎基部细缢萎缩,幼苗遂折倒枯死。
(2)、防除法:
①种子用Thrim拌种消毒。
②苗床注意排水,床土不可太湿,并须注意通风透光。
③用35%依得利可湿性粉剂加水2,000倍行苗床灌注。
④发病苗拔除烧掉。
2、软腐病(Soft Rot;Bacillus aroudeae):
病征:茎部、叶身、叶柄、叶球部均能被害,起初为水渍状,而后软化湿腐,并有臭气。
①本病在雨季排水不良地及用浇水方式灌水时,发病较烈,高温期尤甚。故除调节播种期,使结球期在干季外,并在结球后宜用畦沟灌溉,避用喷洒灌溉法收获之。
② 实行轮栽,发病地2~3年轮栽一次。
③选用抗病品种。
④ 放宽植距,使株间通风良好。
3、黑腐病(Black Rot;Xanthomonascampestris):
病征:自幼苗至收获期都有发生,叶缘呈黄褐色枯萎,病斑呈V字形。病斑先呈黄色,后变暗褐色渐次干燥枯死,叶脉局部变褐色或紫黑色渐次扩大,被害部如被别种病菌侵入时,则软化腐烂。茎部亦会被害,导管部变黑色腐烂成空洞。
4、露菌病(Downy mildew,Peronospora brassicae):
病征:叶部初为黄绿色斑点,叶背面生白色霉,霉消失后呈褐色不正多角形病斑,由老叶先开始发病,苗期亦有发生。
(二)、虫害:
1、土壤害虫:切根虫(Cut Worm; Agrotisypsillon)及斜纹夜盗虫(ArmyWorm; Spodoptera lituva)自地面咬断幼苗或幼株,使发生缺株。植株长大后为害叶片及叶球,阻碍生育和促进软腐病的发生。
2、叶部害虫:主要者有叶潜蝇(Leaf miner;Phytomyza atricornis)、白粉蝶(Green Cabbage worm; Pieris rapac)、小菜蛾(Diamond Back moth;Lutella xylostella)、黄条叶蚤(Turnip flea Beetle; Phyllotrota striolata)、蚜虫类(Aphid)等。

品种

按其形状,可分为平、尖、圆头三种。

甘蓝菜尖头

叶球小而尖,近似牛心形,内茎长,中肋粗,品质中等,多为早熟小型品种。主要品种有小牛心、大牛心等。

甘蓝菜圆头

叶球呈圆球状,浅绿色,球形圆滑整齐,包心实,品质好,单球重0.5~1.5公斤。多为早熟或中熟的中型品种。

甘蓝菜平头

叶球为扁圆球状,体型大,结球紧实,单球重1.5公斤以上。多为晚熟的大、中型品种。

鉴别优劣

良质甘蓝——叶球干爽,鲜嫩而有光泽,结球紧实、均匀,不破裂,不抽苔,无机械伤,球面干净,无病虫害,无枯烂叶,可带有3~4片外包青叶。
次质甘蓝——结球不紧实,不新鲜或央水萎蔫,外包叶变黄或有少量虫咬叶。
劣质甘蓝——叶球焊裂或抽苔,有机械伤或外包叶腐烂,病虫害严重,有虫粪。

相关介绍: 酸辣甘蓝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