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方法

酱焖鲫鱼做法一

制作步骤
1、鲫鱼挖鳃去鳞,拽出腥线,清洗干净。加入约1大匙的料酒淋在鱼身和鱼腹中。腌制十分钟。
2、炒锅烧热,用姜片在锅内来回擦拭。(煎鱼不破皮的妙招)
3、用厨房纸擦去鱼身上的水分。
4、锅内放油,加入鲫鱼。两面煎至金黄捞出待用。
5、用煎鱼剩的油爆香姜丝、干辣椒段、和花椒八角。
6、加入大酱翻炒。
7、加入2碗水。
8、加入煎好的鲫鱼大火烧开。小火炖煮15分钟左右。
9、把炖好的鱼捞出装盘。
10、把蒜末加入剩余的汤汁中。
11、大火烧开。
12、把汤汁淋到鱼身上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
1、用姜擦锅是为了防止煎鱼的过程中鱼破皮儿。
2、鱼下油锅煎的时候,不要马上翻动。鱼煎到金黄时再翻动。
3、由于酱已经很咸了,所以不用额外加盐了。
4、第11步烧汁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入适当的水淀粉,把汤汁收稠再淋入鱼身上。

酱焖鲫鱼做法二

制作步骤
1、 把小鲫鱼宰杀洗净,码上黄酒去腥。
2、 把生姜、大蒜、豆瓣酱切成碎末后,拌在一起,
3、 炒锅上火后,放菜油烧热。将小鲫鱼在锅里炸一下,捞起。
4、 把生姜、大蒜、豆瓣酱的碎末混合物放入油锅里炒香。
5、 将鱼放入锅里,加入冷水,使其刚好没过鱼。
6、 慢火焖煮15分钟,加入酱油、醋、白糖、料酒、醪糟。
7、 再煮5分钟后把鱼捞起装盘。
8、 在锅里加入葱花,收干汤后。把锅里的汤汁淋到鱼上即可。

食用须知

酱焖鲫鱼营养价值

1. 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经常食用;
2. 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可补虚通乳;
3. 鲫鱼肉嫩味鲜,可做粥、做汤、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适于做汤,鲫鱼汤不但味香汤鲜,而且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虚弱者食用,也特别适合产妇食用。

酱焖鲫鱼营养成分

热量:724.46大卡
钠:2760.04毫克
钾:2108.65毫克
磷:1218.63毫克
胆固醇:728毫克
钙:496.09毫克
镁:273.16毫克
胡萝卜素:129.5微克
维生素A:109.3微克
蛋白质:105.55克
硒:89.3微克
碳水化合物:41.27克
脂肪:16.07克
烟酸:15.89毫克
碘:13.86微克
维生素E:13.77毫克
铁:12.55毫克
锌:11.96毫克
膳食纤维:2.91克
维生素C:2.2毫克
锰:1.59毫克
铜:0.84毫克
维生素B2:0.72毫克
维生素B6:0.56毫克
维生素B1:0.29毫克

酱焖鲫鱼宜食人群

适宜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浮肿之人食用;适宜孕妇产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适宜脾胃虚弱,饮食不香之人食用;适宜小儿麻疹初期,或麻疹透发不快者食用;适宜痔疮出血,慢性久痢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