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分类
    新疆菜
  • 口味
    咸鲜、清香
  • 特点
    松软清香,鲜咸不腻
  • 中文名
    羊肉抓饭
  • 英文名
    Lambpilaf
  • 主要食材
    羊肉、米饭、胡萝卜、葡萄干
抓饭是新疆维吾尔族菜品,主要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然后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并酌情放些盐加水,等二十分钟后,再把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四十分钟后,抓饭即熟,适时彻底将锅内的所有食材翻动搅拌,佐以凉拌菜即可食用。做熟的抓饭油亮生辉,味香可口,维吾尔族把抓饭视为上等美餐。其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制作方法

  胡萝卜洗净后切成细丝,洋葱剥皮后切碎。香菜切成碎段。
  锅中融化人造黄油,加入胡萝卜和洋葱炒半熟至出香,再加羊肉(熟后切成寸块)、辣椒末、孜然粉和盐,翻炒片刻。加入米饭,添加几勺煮肉羊汤,减火焖10分钟。揭锅后再翻炒去水。最后加香菜末和香油,略翻出锅。

菜品特点

  做好的抓饭白里有黄、油亮生辉、饭香肉烂、美味可口。

抓饭种类

  抓饭种类很多,除了选用植物油外,还用羊油、骨髓油、酥油。
  当然,用骨暖油做的抓饭营养价值最高。在用肉上,除了羊肉外,还用雪鸡、家鸡、鸭、鹅、牛肉等。比较而言,以雪鸡肉做的抓饭味道最佳。也有不放肉的索抓饭,别有一番味道。夏天,维吾尔人的抓饭花样就更多了,喀什人喜欢在抓饭里放一种“华也”(木瓜,学名叫棍棒),有的还放鸡蛋和莱;最有趣的是在做好的抓饭上放一些酸奶子,称为“克德克波拉”,这既是上等的充饥之物,又是消暑解渴的食品。时下,维吾尔人最看重的要算“阿西曼吐”,即包子抓饭。在半碗抓饭边放五六个薄皮包子,两者合起来吃,真是相得益彰,好上加好。这种饭常常用来招待贵客。

注意事项

  吃抓饭有一定讲究,传统习馈是,先邀请客人们坐在炕上,当中铺干净餐布。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淋洗净手。待全部客人净手完毕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按2—3人一盘的间隔置放在餐布上,客人们一番谦让后,即用手从盘中抓吃。用手指将米团成小堆后送入口中。抓吃时,务必注意,不得洋洋洒洒。抓饭之名由此而来。但一些家庭招待汉族客人,也有例外,备有小勺。

食疗作用

  
羊肉抓饭
  羊肉(瘦)食疗作用:
  味甘、性热,入脾、胃、肾、心经;
  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
  补血温经,用于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羊肉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佳品,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
  稻米食疗作用:
  大米味甘、性平;
  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
  胡萝卜食疗作用:
  胡萝卜味甘、性平;入肺、脾经;
  具有健脾消食,润肠通便,杀虫,行气化滞,明目等功效;
  主治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咳喘痰多、视物不明。
  葡萄干食疗作用:
  葡萄干性平,味甘、微酸;
  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的功效;
  主治心性、肾性、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病毒性肝炎、胃肠炎、痢疾、痘疮、疱疹等病,且是一种补诸虚不足,延长寿命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