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榛子 介绍

介绍摘要

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为双子叶植物纲、桦木科、榛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1~7 m,是世界上四大干果(核桃、扁桃、榛子、腰果)之一,并有“坚果之王”的美誉。

栽培技术

榛子是喜光品种,种植地要尽量选择阳坡及半阳坡, 坡度在 5°~ 25°,土壤质地为轻壤、中壤为好,pH 值在6.0~7.5,石砾含量要在 30%以下。
当榛子果实成熟后,挑选坚果饱满、结果丰盛的植株及时进行采摘,除去有虫和不饱满的果实。
如果用根蘖苗造林,要选择主根径在 0.6cm,主根长度在 0.5m 以上且生长健壮的根蘖苗。
榛子种皮厚 、坚硬,种胚不易突破种皮,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如果秋播,先浸种 1 周,然后在室内混沙催芽 20~30d 。如果不经过室内混湿沙催芽,秋播时间要尽量提早,于土壤结冻前 2 个月播种,即采种调制后立即播种( 9 月下旬) 为宜 。
春季播种采取越冬埋藏和变温催芽处理,,方法是土壤结冻前,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背阴处,挖深、宽各 1.2m 的埋藏坑,长度不限 。坑底先铺 10cm 厚湿润河沙,然后放 1 层种子,再放 1 层 10cm 厚湿沙,如此层积一直堆至离地面 10~20cm 为止,其上覆沙与地面平,沙上再覆盖土,堆成丘状。坑中间竖插秫秸把或木制通气孔 。翌春播种前 15~20d 取出种子,在向阳面摊晒在席上,每日翻倒 2~3 次 ,日晒增温,适当浇洒温水保湿,夜间堆起覆盖保温,待大部分种子裂嘴时立即播种。
为防止催芽期间种子受霉菌侵染,一般浸种后,催芽处理前,用 0.5 %~1%硫酸铜溶液浸种消毒 2~3h,或用 0.5 %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2~3h 。根段及根蘖苗造林之前用水浸泡 24h 以上,使苗根充分吸水,提高造林成活率 。
整地以夏末秋初为宜, 种子直播的整地规格为50cm ×40cm×30cm,植根的整地规格以 50cm ×50cm× 40cm 为宜,如果土壤有机质及肥力较低时,伴随整地回填土适量施农家底肥。
根据榛子只有在光照充足 、通风良好,且土壤肥力较好的环境下才能高产优质的特性,种子直播穴密度为 1.3m ×1.3m, 且每穴播 7~8 粒种子;植根穴的密度为 1.5m×1.5m ,每穴植根苗 5~7 株。
种子如果不经过催芽处理,最好在 9 月下旬播种为宜,覆土厚度为 3~5cm;种子经过催芽处理,在4 月播种,覆土厚度为 8~10cm,稍压实 。
植根造林春秋季均可,春季造林在清明前后土壤化冻 30cm 时抓紧顶浆造林,秋季造林要在土壤封冻前的 10 月末至 11 月初进行,应采用两次回填土踩实,根苗全埋基本不露土,这样可防止冬季干冷风侵蚀,保持根苗长期在湿润条件下,有利苗木成活。
榛子在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根系发达、萌蘖力强、生长旺盛,有利于生长 、结实,除草松土每年应进行 2~3 次 ,在 4 月末至 6 月份进行。
应视林分的虫害程度而进行适当地预防,对有虫害的林分在花期授粉后喷施农药 1 次,以防止榛子果实食心虫危害 。
2~3 年生的榛子林为盛果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产量逐年递减,根据榛子这一特性,当 3 年生榛子结果完毕时 ,即秋末冬初进行人工平茬 。在平茬的同时进行人工垦复,促其新生侧根发育生长,培育粗壮新生营养植株 。榛子林人工垦复应视林地状况而灵活掌握,对于土壤板结、肥力较差、坡度较小的林地可实行全垦,土壤疏松 、坡度较大的林地也可采取穴垦 。还应视土壤肥力状况追施农家肥以满足植株生长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