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杂菌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名
    杂菌
  • 种类
    菌类的一种
杂菌是在微生物的分离、及纯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与分离培养菌种不同的其他菌种。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多种多样的有害生物和非生物的干扰的情况。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的杂菌主要有:木霉、青霉、毛霉、根霉、链孢霉、曲霉、镰刀菌、酵母菌、鬼伞、竞争性杂菌(包括褐轮韧革菌、牛皮箍、红栓菌、绒毛栓菌、野生革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粘菌病害、藻类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

杂菌的分辨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出现杂菌的情况。菇农们都认为杂菌是生产中的大敌,必须提前认识预防,并有针对性的防治,才能保丰收。
1、竞争性杂菌主要是一些腐生性真菌,在培养料中与食用菌争夺养料、水分和氧气等,尤其是在栽培管理中的早期阶段更易侵占菌块,分泌毒素,抑制食用菌体的扩展和蔓延。
2、侵染性与非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包括真菌、细菌病害和线虫病害等,它们都可以侵染食用菌体,造成菌丝萎缩和子实体腐烂。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一些不适宜的理化因素,如营养不良、水分供应失调、温度过高或过低、日照过强或不足及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所造成的生理紊乱。
3、竞争性杂菌包括青霉、木霉、曲霉、链孢霉、毛霉和根霉等。在栽培过程中可以从杂菌的颜色、气味、拮抗线三个方面来识别。

危害

杂菌对天麻危害很大,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只有防止杂菌侵染,才能保证天麻丰收。防治杂菌危害,首先必须会区分什么是蜜环菌,什么是杂菌,因为它们都生长菌索而且都能危害木材。如果误用菌棒,就会造成减产。

常见杂菌

现介绍如下:
1.木霉菌
木霉又称绿霉菌,其种类较多,主要有绿色木霉、康氏木霉、木素木霉等。木霉是普遍发生且危害最严重的杂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在4-42℃范围内都能生长,孢子萌发喜高温高湿环境,具有适应性强,传播蔓延速度快等特点。在培养料上初期为纤细、密集的白色菌丝体,呈棉絮状,几天后分生孢子大量形成,菌落为绿色粉状,边缘仍是密集的白色菌丝。如在子实体后期感染,则在菌盖或耳片上产生褐色病斑,以后出现深绿色分生孢子,引起子实体腐烂。
木霉至今没有理想的根治性药物,常用的杀菌剂,对木霉只起抑制作用,而不能杀死,加大药量就会杀死香菇、木耳等有益菌菌丝。因此,创造适合食用菌菌丝生长而不利木霉繁殖的生态环境,是控制危害的根本措施。
一旦发现木霉为害,要立即通风降湿,以抑制木霉的扩展,同时,可用5%的石碳酸、2%的甲醛、1:200倍的多菌灵、PH值为10以上的石灰水注射或喷雾。
2.青霉菌
青霉菌种类多,分布广,污染严重。适温20-30℃,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
开始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绒毛状菌丝,1-2天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菌落呈灰绿色或蓝色粉状,分生孢子梗为扫帚状分枝。子实体感染,幼菇生长停止,呈淡黄色枯萎状,病部有粉状霉层,其下的菇体组织腐烂。
3.毛霉菌
毛霉又名长毛菌、黑霉菌。能生长在各种有机质上,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发生率高。毛霉菌丝白色透明,孢子囊初期无色,后为灰褐色。毛霉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粪便及堆肥上。孢子靠气流、水滴等媒体传播。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基质中使用了霉变的原料,接种环境含毛霉孢子多,在闷湿环境中进行菌丝培养等。
4.根霉菌
根霉种类多,常见的为黑根霉。开始无明显的菌丝生长,只有平贴基物的表面匍匐生长的菌丝,后期在基质表面1-2毫米产生许多圆球形的孢子囊,初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成熟后变为黑色。
根霉经常生活在陈面包或霉烂的谷物、块根和水果上,也存在于粪便、土壤中;孢子靠气流传播;喜中温(30℃生长最好)、高湿偏酸的条件。培养物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易生长此类杂菌。
5.链孢霉
分布广泛,污染严重,是食用菌生产中的毁灭性杂菌。菌丝体疏松,分生孢子卵圆形,红色或橙红色。在培养料表面形成橙红色或粉红色的霉层。大量分生孢子聚集成团时,外观与猴头均子实体相似。
链孢霉主要以分生孢子传播,是高温季节发生的最重要杂菌。菌丝具有顽强有力,繁殖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生产。

相关介绍: 杂菌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