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榛子 介绍

介绍摘要

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为双子叶植物纲、桦木科、榛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1~7 m,是世界上四大干果(核桃、扁桃、榛子、腰果)之一,并有“坚果之王”的美誉。

发展状况

榛子因其优良坚果和栽培面广而闻名,国外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榛子的育种和工作,已选育出上百个栽培品种。国外栽培的榛子主要为欧榛(Corylus avella)和大榛子(C.Maxima)的优良栽培品种及其杂交种。这种榛子果实大、品质好、出仁率高,种仁含油率高,而且丰产。
在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克拉斯诺达尔地区的黑海沿岸亚热带地区,以及摩尔多瓦、乌克兰、北高加索进行了多年的榛子新品种选育和栽培试验,现已选育出 47 个榛子品种,其 100 粒坚果平均重 216.1 g,坚果出仁率平均 48.7%,榛仁脂肪含量平均 65.5%,单株产量平均 7.9 g。在栽培方面,意大利的榛园采用密植、集约化管理,每公顷栽植 1245~2000 株(株行距 2.5×3.5 m),欧洲榛子坚果大,出仁率高,较丰产,一般每公顷产榛子 1500~2250 kg,最高可达 5500 kg,约为我国平榛单产的2.5~9 倍。
我国榛属植物的自然分布很广,资源十分丰富,已知有 22 个省区有榛属植物分布。北达黑龙江省呼玛县,南到云南省安宁县,西到西藏的聂拉木,东达吉林省的土们,据东北与内蒙古的不完全统计,现有榛林167万 hm,其中 95%是平榛,年产果 26000t。我国榛子一直处于野生状态,坚果较小,出仁率较低,约 33%左右,商品性状差。在榛子的利用方面,虽然有的地方建立了垦复榛园,但大量的还是利用野生榛林,由于不进行栽培管理,致使瘪仁、空粒、虫果的比例增加,产量和质量都明显下降,1980 年以前我国每年有部分榛仁出口,近年来由于榛仁质量下降,一直没有出口。相反,国外的大果欧榛却越来越多地涌入我国市场,使我国的榛子生产面临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