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管理

春季为梨树器官的生长与建造时期,根、枝、叶、花的生长随气温上升而加速,授粉、受精、坐果都要求有充足的氮供应,树体吸收氮、钾的第1个高峰均在5月。5-6月是幼果膨大期,大部分叶片定型,新梢生长逐渐停止,光合作用旺盛,碳水化合物开始积累。此期对氮的需求量显著下降,但应维持平稳的氮素供应。过易使新梢旺长,生长期延长,花芽分化减少;过少易使成叶早衰,树势下降,果实生长缓慢。8月中旬以后停止用氮,对果实大小无明显影响,否则果实风味下降。磷最大吸收期在5-6月,7月以后降低。养分吸收与新生器官生长相联系,新梢生长、幼果发育和根系生长的高峰正是磷的吸收高峰期。7月中旬为钾的第2个吸收高峰期,吸收量大大高于氮,此时正处于梨果迅速膨大期,钾到后期要求仍高,钾后期供应不足,会导致果实不能充分发育,风味变差。
梨是需水量较多的树种,我国北方梨区,干旱是影响梨树生长的主要矛盾之一。春夏干旱,对梨树生长结实影响极大:秋季干旱易引起早落叶;冬季少雪严寒,树易受冻害。据研究测定,梨树每生产1kg干物质需水300~500 kg,生产果实30 t/hm2。全年需水360-600 t,相当于360~600 mm降水量。凡降水不足的地区和出现干旱时均应及时灌水,并加强保墒工作。
多主枝开心形,适于3 m x 5 m和4 m x 6 m梨园。干高在60 cm,主干上分别配备4~5个主枝,主枝的开张角度以50~60度为宜,其上直接着生中小枝组和短果枝群,无中心干,树高3,0m左右。该树形光照好,骨架牢固,丰产,易管理。单层一心形适用于4 m x 6 m和5 m x 7 m的梨园。干高在60 cm。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心干。在中心干的下部错落地着生一层主枝,主枝以3-4个为宜,层内距以50~60 cm为宜。主枝与中心干夹角达55-65度为好,每个主枝上分别着生2个侧枝,其余为中小枝组。在中心干上不再培养主枝,而是每隔40~50 cm配置一个大型枝组。树高在3.5 m。该树形是原疏散分层形的改良树形,生产中应用较多,层性明显,主从分明,适于用作大树改造的树形。
梨园除配置好授粉品种外,应采用蜜蜂或壁蜂传粉和人工授粉,才能确保产量,提高果实品质。疏花应从冬季修剪开始,花芽量过多时,应疏弱留壮,少留肢花芽;凡是留用的花序,应留基部1-2朵花,疏去其余的花,以节省养分。套袋开始时间以盛花后25 d左右为宜,持续25~30 d套完。着色品种应于果实采收前30 d左右除袋,以保证果实着色。
采收时期早晚对梨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产量及耐贮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适时采收。同时,要做到短期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