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 亚科
    蝶形花亚科
  • 红豆属
  • 被子植物门
  • 槐族
  • 蔷薇目
  • 豆科
  • 学名
    OrmosiayunnanensisPrain
  • 双子叶植物纲
  • 云南红豆
  • 红豆组
  • 中文名
    云南红豆
  • 亚目
    蔷薇亚目
  • 命名者及年代
    Prain,1900
  • 植物界
云南红豆(学名:Ormosia yunnanensis Prain)是豆科,红豆属常绿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色。小枝、芽密被锈褐色茸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片对生或稀在上部互生,革质,长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稀倒卵状长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上面无毛,有光泽,小叶柄有沟槽,叶柄、叶轴、小叶柄密被锈褐色茸毛。

繁殖方法

种子采集、调制及贮藏:云南红豆分布区不同种子成熟期也有差异,采种时间一般为11月至翌年2月,荚果变为褐色,种子假种皮变为红色,种子具有光泽时表明种子已经成熟,可以进行采摘。荚果采回后于晴天置于空地上暴晒至裂开,揉搓去掉外壳,去掉杂物,扬净种子于常温下贮藏备用。经调制的种子千粒质量一般约为350克。采用两段式育苗方法培育云南红豆苗木比常规育苗可以缩短1/3的育苗时间,约6个月即可出圃造林,同时造林成活率高。
种子处理及温床催芽:云南红豆种子外覆一层腊质,种子不易吸水膨胀,在播种前可用浓硫酸浸种5分钟,捞出洗净后用冷水浸种24小时,也可采用机械破皮,但以不伤害种仁为原则。处理后的种子即可进行播种催芽。苗床用2份细沙和1份森林表土混合均匀,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和0.5%的敌克松溶液进行消毒。播种时把种子均匀地撒入苗床,覆沙以不见种子为宜,浇透水后,搭建塑料小拱棚以增加苗床温度和保持湿度,期间注意通风透气,约10天左右即可露白发芽,苗圃发芽率约为80%左右。发芽后的种子移入营养袋继续培育。
容器苗培育:第一段播种催芽完成后,将发芽或胚根伸长的芽苗移入营养袋中继续培养。容器苗培育的营养袋规格为10厘米×16厘米,森林土+2%复合肥混合均匀后作为培育基质,装好营养袋后,用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土壤消毒,消毒完毕即可将播种苗或芽苗移入营养袋中了。移植时用一头削尖的竹片引穴,再将芽苗栽入,并使根系与基质密切结合,同时浇透第一水,苗床上搭建50%的遮阳网。

主要价值

云南红豆为云南特有珍贵用材树种,木材花纹美丽、色泽美观,可作高档家具用材,亦可代替红木作为乐器材,其树形美观,四季常绿,可作为庭院绿化和城市道路绿化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