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炸羊尾是北京清真风味的一道甜菜,名为“羊尾”,实际是选用上等质量的红小豆熬煮,经过去皮、洗沙等数道工序,经制成豆沙馅,再挂匀蛋清糊后油炸而成。此菜始创于清朝末年,原本是用羊尾作馅炸成的,因其油腻且有难吃的膻味,不大受人欢迎,后来厨师将羊尾馅换成了豆沙馅,其形状和颜色都保持原来的样子,则深受欢迎,因此还叫炸羊尾。

制作方法

做这个菜比较麻烦,成败全在蛋清糊(行内称“高丽糊”)上。先要把鸡蛋清由慢渐快抽打搅动起来,然后按照同一方向继续用力搅动。动作要大,要把空气打进去,使得蛋糊全成为泡沫,直到竖起一根筷子不倒,然后加干淀粉打匀备用。若有打蛋器就方便多了。
红豆沙馅揉成蛋黄大小的球,挂上一层打好的高丽糊(这是技术活),比麻团稍大。油锅烧至五成热,投入原料。另一种方法是把蛋清糊用瓷汤勺舀出下锅形成半球体,片刻后蛋清糊略定型,趁上半部松软时放入豆沙球,然后再舀半勺蛋清糊盖上盖儿,使之成为球形。炸时注意翻身,以便火色均匀。炸定型后一一捞出来,待油温升高回锅再炸,至羊尾呈微黄色,控油出锅。装盘之后撒上白糖并点缀细金糕丁即成菜。
原材料如下:
红豆沙、鸡蛋、山楂糕、白糖、干淀粉、少量香菜(咋没羊尾捏?您也问了。呵呵,这个菜是素菜,叫羊尾的名字是因为形似啊.
做法:
首先将鸡蛋的黄和清分离
山楂糕切小片,红豆沙盛出
红豆沙揉搓成小丸子(直径2公分左右),备用
关键工序到了:打蛋清,偶用了两双筷子打,如果有打蛋器就省力多了。
打了15分钟,这样。好像还不行,接着打。。。又是15分钟,差不多了,没液体了,都是泡泡了。手腕子也酸了~~~
炒锅加油(因为偶做的少,油也加的少)。油温3成热时,把刚才做成的小丸子表面粘匀干淀粉,再粘蛋清泡泡,放油锅里炸。
基本上一挨到热油,蛋清就涨开了。看一变色,就可以出锅。呵呵~~~
准备一个干净的盘子,摆上刚才切好的山楂糕,盘子底铺上一层白糖。
将炸好的“羊尾”摆上取香菜花叶数朵,装饰在盘子边上,再撒上一些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