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作用

(1)用于中期核型分析(浓度较高)
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
作用机理:秋水仙碱可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阻止微管蛋白转换,使细胞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时间:施放于前期,作用于中期。
(2)用于诱变植物多倍体(浓度较低)
作用部位:常用于处理种子、茎生长点、幼芽、花芽、花粉粒和卵细胞等。
浓度:0.2%浓度的水溶液
处理时间:一天
作用机理:当细胞进行分裂时,一方面能使染色体的着丝点延迟分裂,于是已复制的染色体两条单体分离,而着丝点仍连在一起,形成“X”形染色体图象(称为C-有丝分裂,即秋水仙效应有丝分裂);另一方面是引起分裂中期的纺锤丝断裂,或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结果到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而重组成一个双倍性的细胞核。这时候,细胞加大而不分裂,或者分裂成一个无细胞核的子细胞和一个有双倍性细胞核的子细胞。经过一个时期以后,这种染色体数目加倍了的细胞再分裂增长时,就构成了双倍性的细胞和组织。
1、秋水仙碱是诱变多倍体效果最好的药剂之一。
2、着丝点的分离与纺锤体无关,因为在用秋水仙碱处理,破坏微管的情况下,两条单体也可以分开。这是由于Ca离子的诱导,使着丝点分开后,再由纺锤体牵引移向两极,也就是说纺锤体只起牵引染色体的作用。
此外,秋水仙素还有加快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更快的到达两极的作用(浓度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