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韭菜 介绍

介绍摘要

韭菜,(学名:A. tuberosum Rottl. ex Spreng.)别名:丰本、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长生韭、壮阳草、扁菜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特殊强烈气味,根茎横卧,鳞茎狭圆锥形,簇生;鳞式外皮黄褐色,网状纤维质;叶基生,条形,扁平;伞形花序,顶生。叶、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种子等可入药,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止汗固涩等功效。在中医里,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

病虫害防治

韭菜是多年生宿根蔬菜,病虫害较多,只有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才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韭菜的主要害虫是韭蛆。韭蛆严重危害着韭菜的生长,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适时防治,主要防治韭蛆的方法:
(1)成虫。韭蛆每年发生5-6代,春、秋季发生最为严重。成虫羽化期一般在4月、9月份。应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9-10点,每亩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2)幼虫。药剂灌根,每亩用2%甲基阿维菌素乳油500毫升稀释成1000倍液进行浇灌。
夏季雨水偏多,要加强防治韭菜危害的发生。韭菜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紫斑病等。
灰霉病
灰霉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白色或灰褐色斑点,后扩大成棱形或椭圆形病斑,互相愈合后成大片枯死斑使叶片枯死。潮湿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灰褐色霉状物。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借气流传播。韭菜灰霉病全年危害。
防治灰霉病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用78%科博600倍液效果好;
(2)增施有机肥,适当收割,雨后要及时排水,减少田间湿度;
(3)及时去除老叶、病苗。
疫病
韭菜疫病危害根茎叶,尤以假茎鳞茎受害最重。叶处受害字发为暗初色水渍状病斑,后叶片变黄软腐,茎、根部受害呈褐色软腐,潮湿时病部产生稀疏白色霉状物。病菌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温室韭菜可常年发生),为高温高湿性危害,适温25-32℃,危害高峰期8月份左右。在病害发病初期,阴天的时间,可喷施50%灰核威1000倍液或40%菌核净2000倍液防治,在每茬韭菜收割以后都要均匀的喷洒药物。在选择药剂的时候应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杀菌剂,并要轮换交替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