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瓠子 介绍

介绍摘要

瓠子(拼音:hù zi),别名:甘瓠、甜瓠、瓠瓜、净街槌、龙密瓜、天瓜、长瓠、扁蒲;被子植物门,葫芦科葫芦属下的一种,为本属植物葫芦的变种,一年生攀援草本。与葫芦(原变种)不同之处在于:子房圆柱状;果实粗细匀称而呈圆柱状,直或稍弓曲,长可达60-80厘米,绿白色,果肉白色。   果实嫩时柔软多汁,可作蔬菜,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长江流域一带广泛栽培,夏秋两季采收。

栽培技术

1、适时播种育苗: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播种期为1月上中旬;拱棚栽培,2月上中旬播种;露地栽培,3月上中旬播种;秋延露地栽培,7月上中旬播种;秋延大棚栽培,8月上中旬播种。
2、营养土配制:按未种过瓜的无菌肥沃菜园土7份+腐熟干细粪土2份+草木灰1份,每立方米营养土加过磷酸钙1千克或复合肥0.5千克,充分搅拌。
3、浸种催芽:用种量3-3.5千克。
①热水烫种。将种子放入55℃热水中不断搅拌15-20分钟,至30℃左右时,浸种5小时。
②药剂浸种:种子浸泡3-4小时后,用福尔马林(40%甲醛)100倍液浸10-15分钟,或0.1%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浸20分钟或1%硫酸铜浸5分钟后捞出,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后再催芽。
③催芽:用湿纱布包好,外包1层塑料膜,在25-30℃温度下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1-2次,当8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播种:将营养土装入直径10厘米的营养钵,移入拱棚或大棚内,浇足定根水。将露芽种子芽口向下插入钵中,每钵1粒,播后盖土1-1.5厘米。苗床盖膜,白天揭开,晚上盖上,保持床温25-30℃。夏季育苗采用遮阳网降温。出苗后,控制床温20-25℃,夜间不低于15℃。保持和控制棚内一定的温、湿度。4叶1心时定植。
大田施肥
1、撒施基肥:施腐熟有机肥7.5万kg/hm2,稻糠或碎秸秆3000kg/hm2,之后深耕。
2、整墒作畦:根据不同栽培方式,畦宽各不相同。
①露地地膜覆盖支架栽培。作畦宽1.3米,沟宽0.4米,沟深0.2米。畦上栽2行,株距0.5-0.6米,栽植密度约2.4万株/hm。或作畦2.7米,畦两边各栽1行,株距0.3米。
②大棚、拱棚、地膜覆盖栽培。作畦宽1米,沟宽0.4米,沟深0.2米。每畦栽2行,株距0.4米,约栽植3万株/hm。
③露地地膜无支架栽培。作畦宽2.7米,沟宽0.3米,沟深0.2米。畦两边各栽1行,株距0.3米,栽植2.25万株/hm2左右。
3、开挖行沟:在畦面定植带纵向挖沟,沟宽0.3米,沟深0.4米。
4、施沟基肥:施优质腐熟粪肥1.5万kg/hm;或干粪、饼肥1500kg/hm2;或三元复合肥600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搅拌肥土,平沟作垄。
定植
根据不同栽培方式和栽培季节,适时适龄定植。苗龄以4叶1心为宜。多层覆盖早熟栽培,于2月底至3月初定植。需浇足定根水,铺地膜,盖拱棚膜、草帘、大棚膜。秋延栽培先露地后盖棚膜。不同季节栽培都要覆盖地膜。
1、中耕松土:未盖地膜的,抽蔓支架前需松土3-4次。植株近根处浅锄,远根处深锄。
2、设立支架:用3米长竹竿搭人字架,在1.3米处交叉,用小竹竿设横架2-3道。设施大棚栽培瓠子,棚内支架高度以不刺到大棚膜为宜。
3、摘心整蔓:早熟架瓠子可不摘心。地爬瓠子宜摘心2-3次,需要压蔓。晚熟瓠瓜宜进行平棚栽培,在蔓上棚后留主蔓6-8片叶,对主蔓及子蔓即行摘心。
4、人工辅助授粉:在傍晚进行人工授粉。
5、温、湿度管理:大棚早熟栽培,定植后重点是保持棚内温度,白天揭开草帘,保持棚内白天温度25-30℃,夜晚18-20℃。缓苗后保持棚内日温25℃,夜温15℃。晴天上午棚内温度升至28℃时,揭膜通风,下午棚内温度降至28℃时闭棚。若棚内湿度过大,需加大揭膜幅度。棚外夜温正常达20℃时,可揭去棚膜。
6、水肥管理:定植时浇足定根水,缓苗后再浇1次水。开花结果期前,用腐熟粪肥、有机肥或复合肥,每隔5天左右追肥1次;结果期,每隔10-15天用粪肥或复合肥追施1次,同时注意控制水分和施肥浓度,防止化瓜;结果期后要及时浇水,宜在早晨或傍晚浇水。每隔10天用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施1次。每次采瓜后,要追肥1次。雨季注意排涝。大棚栽培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温降湿。
1、人工锄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2、结合追肥耢平空垄并铺草。每平方米用稻草或麦秸1公斤左右,防止草荒。在主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最好结合灌水,每株追施尿素100~250克,追肥不要距主根太近,防止烧根。不要将尿素散落于叶面上,防止烧叶。
3、顺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顺蔓,每株留两个主蔓。两条主蔓均横向摆在空垄上,可培一次定向土。
掐尖:一级分杈,长到3片叶时,开始掐尖,看住并掐调二、三级分杈,主蔓掐尖在8月23日以后。
人工授粉:一般甜瓠子每天上午打杈,掐尖,下午16时开始授粉,过了处暑以后就可停止授粉,一般两条主蔓结瓜6~8个。
采收:8月上旬开始逐渐采收,即第一茬瓜长到7~9公斤左右,原则头一天采收,第二天先削掉瓜皮。
1、物理防治:通过太阳高温晒种、温烫种子、干热处理,杀菌消毒;冬季冻伐土壤,冻杀虫卵,地膜覆盖杀虫杀菌,闷棚高温杀虫杀菌。
2、化学防治:
①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天喷2-3次。
②枯萎病。可用70%敌克松1000倍液灌根3次,每隔10天灌根1次。
③病毒病。及时清除病株和防治蚜虫。可用速灭杀丁和乐果防治。
④白粉病。可用75%百菌清500倍液或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或4%多硫胶悬剂1000倍液,隔7天交替喷雾防治。
⑤绵腐病。可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18%甲霜胺锰锌8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