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简介

中文学名:亮氨酸、白氨酸中文别名:α-氨基-γ-甲基戊酸、α-氨基异己酸
英文名:Leucine
三字母符号:Leu
单字母符号:L
亮氨酸
化学式:C6H13NO2
分子式:(CH3)2CHCH2CH(NH2)COOH
分子量:131.18
类别:氨基酸类药
本品为L-2-氨基-4- 甲基戊酸。按干燥品计算,含C6H13NO2不得少于98.5%。

制备方法

氨基酸的制造是从1820年水解蛋白质开始的。1908年日本人Ikeda发现谷氨酸钠是鲜味的强化剂,开始了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历史。1957年日本开始运用微生物进行谷氨酸发酵生产,从此揭开了微生物发酵方法生产氨基酸的历史新篇章。20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关于L一亮氨酸生物合成以及其代谢调节机制相继阐明。这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一亮氨酸定向育种及酶法生产L-亮氨酸提供了理论基础。
L一亮氨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提取法、化学合成法、酶催化法、微生物发酵法等。

亮氨酸水解法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在酸性条件下,将L一亮氨酸含量较高的蛋白质水解,得到各种氨基酸的混合物,经分离、纯化、精致等工序获得L一亮氨酸产品。
我国大部分厂家采用蛋白质水解法生产L一亮氨酸和L-胱氨酸。蛋白质水解法生产L一亮氨酸的优点是生产设备简单,技术要求不高,并且L一亮氨酸在蛋白质中的含量较高。但是蛋白质水解法生产的缺点是费时、污染严重、收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大规模生产受到限制。

亮氨酸合成法

亮氨酸化学合成法有A.Strecker, n一卤代酸氨解、相转移催化等几种方法。虽然化学合成法原理简单,价格低廉,但操作复杂,反应条件苛刻,副产物多,产率不高,并且有的方法涉及到有毒物质。化学合成法得到亮氨酸是消旋的DL一亮氨酸,为了得到L一亮氨酸,必须进行光学异构体的拆分。因此化学合成法很少用于L一亮氨酸的生产。

亮氨酸酶催化法

酶催化法生产L一亮氨酸通常是利用转氨酶转氨给a一酮基异己酸生成L一亮氨酸和组氨酸将相关的酶和NADH共价结合在膜上,让底物缓缓地经过膜而进行酶催化反应生成L一亮氨酸。如1981年,Wichmann er al.建立了一种用超滤膜制成的膜反应器,膜上共价结合了亮氨酸转氨酶、甲酸转氨酶、和NADH,当底物。一酮基异己酸通过膜反应器后,可被催化生成L一亮氨酸,其中NADH通过甲酸同步氧化成CO2实现再生。
酶法生产氨基酸的优点是转化能力强,可避免代谢调控中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并且其生物反应器紧凑,产物组分相对单一,易进行后工序加工处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但酶法生产中所用到的酶需通过微生物发酵生成并提取精制,工艺过程比较复杂,且成本较高,因此目前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果能够低成本获得高酶活的酶,则酶法生产L一亮氨酸是一条经济可行的工艺路线。
微生物发酵法

亮氨酸发酵法

1987年德国学者Groegere采用添加前体物。一酮基异己酸生产L一亮氨酸,当培养基中添加前体物。一酮基异己酸的浓度为20g/L,谷氨酸棒杆菌ATCC 13032发酵57h,可生成16g/L L一亮氨酸,质量转化率91-96%;而采用分批流加培养法,可流加a一酮基异己酸32 g/L,发酵23h,产L一亮氨酸24 g/L,从。一酮基异己酸到L一亮氨酸的转化是经过转氨酶的催化生成的。

亮氨酸生产工艺

一. 浓缩段
原料:蒸汽
将一次母液通入浓缩罐内,通入蒸汽,温度120℃,气压-0.09MPa,浓缩时间6h,结晶。
终点产物:结晶液(去一次中和段)
二,一次中和段
辅料:硫酸,纯水
结晶液进入一次中和罐,通入硫酸,纯水,温度80℃,中和时间4h,过滤
终点产物: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去氨解段)
三, 氨解段
辅料:氨水,纯水,蒸汽
滤渣进入氨解罐,通入氨水,纯水,蒸汽,温度80℃,氨解时间3h,过滤
终点产物,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去脱色段)(胱氨酸)
四,脱色段。
辅料:蒸汽,纯水,活性炭
滤渣进入脱色罐,通(投)入蒸汽,纯水,活性炭,温度80℃,脱色时间2h,过滤,
终点产物:1,滤渣(回收利用)2,滤液(去二次中和段)
五,二次中和段
辅料:氨水,蒸汽
滤液进入二次中和罐,通入氨水,蒸汽,温度80℃,中和时间4h,过滤,
终点产物,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即L-亮氨酸粗品,去精制段)
六,精制段
辅料:蒸馏水,蒸汽(组氨酸盐酸盐)
用蒸馏水冲洗上段工序产品并离心甩干,送入烘干机,通入蒸汽烘干,包装,入库,烘干温度100℃,烘干时间3h。
终点产物:L-亮氨酸成品

作用用途

亮氨酸可作为营养增补剂、调味增香剂。 可配制氨基酸输液及综合氨基酸制剂,降血糖剂,植物生长促进剂。
亮氨酸的作用包括与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一起合作修复肌肉,控制血糖,并给身体组织提供能量。它还提高生长激素的产量,并帮助燃烧内脏脂肪,这些脂肪由于处于身体内部,仅通过节食和锻炼难以对它们产生有效作用。
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都是支链氨基酸,它们有助于促进训练后的肌肉恢复。其中亮氨酸是最有效的一种支链氨基酸,可以有效防止肌肉损失,因为它能够更快的分解转化为葡萄糖。增加葡萄糖可以防止肌肉组织受损,因此它特别适合健美运动员。白氨酸还促进骨骼,皮肤,以及受损肌肉组织的愈合,医生通常建议手术后患者采取亮氨酸补充剂。
由于它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因此亮氨酸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白氨酸缺乏的人会出现类似低血糖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疲劳,抑郁,精神错乱,和易怒等。
亮氨酸最好的食物来源包括糙米,豆类,肉类,坚果,大豆粉,和全麦。由于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氨基酸,这意味着身体不能自己生产,只能通过饮食获得。从事高强度体力活动和低蛋白质饮食的人,应该考虑采取白氨酸补充。尽管有独立补充形式,但是最好还是与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一起摄入。因此,选择混合型补充剂更为方便。
但是和任何东西一样,过量摄入亮氨酸也会造成副作用,大量摄入已知与糙皮病,维生素A缺乏症等问题有关系,并会引起皮炎,腹泻,精神失常等问题。饮食中含有过多亮氨酸还会增加体内氨的数量,并破坏肝,肾功能。因此,除非咨询过医生,否则肝或肾功能受损患者不应该采用大剂量的亮氨酸,这会导致病情恶化。

相关化合物药品简介

亮氨酸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复方亮氨酸颗粒(3AA)
【英文名称】 Compound Leucine Granules (3AA)
【汉语拼音】 Fu Fang Liang An Suan Ke Li(3AA)

亮氨酸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袋含亮氨酸(C6H13NO2)1.375g 、异亮氨酸(C6H13NO 2)1.125g 、缬氨酸(C5H11NO2)1.050g.

亮氨酸性状:

本品为黄色或淡黄色的颗粒。

亮氨酸药理毒理:

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为支链氨基酸,进入体内后能纠正血浆中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失衡,防止因脑内芳香氨基酸浓度过高引起的肝昏迷,本品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减少蛋白质分解,有利于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并可改善低蛋白血症。

亮氨酸药代动力学:

直接在肌肉、脂肪、心、脑等组织代谢,产生能量供机体利用。

亮氨酸适应症:

用于慢性肝性脑病、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慢性迁延性肝炎等疾病引起的氨基酸代谢紊乱。

亮氨酸用法用量:

口服。
肝性脑病:昏迷期 一次 2-3 袋,一日三次;清醒后 一次 1 袋。
慢性肝病:一次 1 袋。一日 3-4 次吞服或冲服,或遵医嘱。

亮氨酸不良反应:

尚未发现有不良反应报道。

亮氨酸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亮氨酸注意事项:

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